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青海省消协发布比较试验结果显示
青稞酒可以放心喝
作者:徐文智
图片


    ■本报记者 徐文智
  青稞酒,青藏高原特有的粮食作物——以青稞为原料酿造而成,因其清香醇厚、绵甜爽净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市场上青稞酒品牌繁多、价格各异,为了让消费者选购到更加安全、放心的青稞酒,青海省消费者协会近日针对全省市场上比较畅销的青稞酒品种开展了比较试验。
  经检测,除一个样品中标签净含量字符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外,其余样品检测项目均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采样
  本次比较试验的样本分别来自17家企业18个品牌的30个品种青稞酒。
检测
  本次试验从青稞酒毒理、香气、添加剂、总酸、固形物和标签指标等方面进行检测,具体包括铅、锰、糖精钠、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乙酸乙酯、甲醇、纽甜、阿斯巴甜等12项。
指标解读
铅、锰含量
○ 所有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
  铅、锰等重金属属于青稞酒中的污染物,主要来自酿酒的设备、盛酒的容器等。这些重金属污染物如果在人体积蓄会引起慢性中毒,从而危害人体的脑部与神经中枢系统。
  依据国家标准GB/T10781.2-2006规定,铅限量为0.5mg/kg以内,NY/T432-2000《绿色食品》规定,锰限量为1.0mg/L以内。
  本次比较试验结果显示,30款样品中,仅标称“纳顿酩馏青稞酒”一个样品检出重金属铅,其值为0.087mg/kg;另有标称“可可西里羚动时代青稞酒”“可可西里原之羚青稞酒”“金塔青海老青稞酒”三个样品检出重金属锰,其值分别为0.03mg/kg至0.04mg/kg不等。样品中检出的重金属含量均在国家限定值范围内。
标签
○ “金塔青海老青稞酒”净含量字符高度有误
  标签是产品标识的载体,是消费者了解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消费者知情权的体现。标签中详细标明产品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联系方式和地址,便于消费者合理消费和维权。为了更好地指导消费者,防止虚假标识或标示不规范,本次试验专门加入标签指标的检验。
  根据相关文件要求,青稞酒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GB7718-2011和GB2757-2012标准规定。
  试验结果显示,只有标称“金塔青海老青稞酒”的样品标签净含量字符高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甲醇
○ 6个样品未检出甲醇
  甲醇是在酿酒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有毒物质。酿造青稞酒中或多或少会有甲醇存在。
  国家标准规定,酿酒原料为粮谷类的青稞酒中,甲醇限量为0.6g/L以内。
  检测结果显示,有6个样品未检出甲醇,其他样品甲醇含量均在限量之内,样品中甲醇检出值最高为0.20g/L。
总酸
○ 谁家更胜一筹
  酸类是青稞酒中重要的呈味物质,主要以有机酸形式存在,其高低是酒质好坏的标志之一。
  国家标准要求,清香型青稞酒总酸含量应符合≥0.40g/L或≥0.50g/L的要求。本次试验的30个样品中总酸值为1.20g/L至0.44g/L之间不等,其中标称“天顺德青稞原浆(鉴赏级酒)”的总酸值为1.20g/L。
乙酸乙酯
○ 测试结果令人满意
  白酒的香型主要取决于微量芳香成分的种类、数量及配比,乙酯类物质是青稞酒香气的主体部分,各种乙酯具有各自的香气特征。白酒香型不同,酯类要求也各不相同,青稞酒属于清香型白酒,酯类含量越高,酒的香气越浓。
  试验结果显示,样品中检出的乙酸乙酯含量介于0.777-2.421g/L之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乙酸乙酯含量应介于0.60-2.60g/L之间。
甜味剂
○ 均未检出
  青稞酒成分中,98%以上是水和乙醇。真正的纯粮酿造酒不用任何食品添加剂,个别企业为调节口感或节约成本,会在酒中添加酯、酸、醇类物质及香精、糖精钠等添加剂,它们对青稞酒能起到调味作用,但添加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此次试验中,所有样品均未检出糖精钠、安赛蜜、纽甜、阿斯巴甜等4种甜味剂。
固形物
○ 企业酿酒工艺还可提高
  固形物是青稞酒经蒸发、烘干后残留的不挥发性物质。固形物来源于酿酒工艺,青稞酒调酸、水质硬度过大、贮存容器不洁净、助滤剂、贮存时间过短等原因都可能形成沉淀。
  当固形物超标时,会严重影响青稞酒的品质。国家标准要求固形物含量应≤0.40g/L。
  试验结果显示,所有样品中检出固形物值为0.36g/L至0.028g/L之间不等。测试结果提示企业,今后的生产过程中,还可以改进生产设备、提高酿酒工艺,产出更加健康、纯净、无污染的优质青稞酒。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要闻·比较试验】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青稞酒可以放心喝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