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顾艳伟
黎猛,是广西博白县西面最边远山区的江宁工商所所长。人少、事多是他工作面临的最大困难,作为市场监管的红盾卫士,自 2008年担任所长起,黎猛怀着对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满腔热血和一片忠诚,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山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服务辖区经济发展是工商干部的首要任务。在工作观念转变、重点转移和商事制度改革的形势下,黎猛把维护、发展和实现好各类市场主体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帮助群众和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
江宁镇长江村残疾人刘入源在发展养羊产业时,由于资金缺乏出现经营困境。黎猛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主动上门帮他整理材料,并把材料送到政务中心办理相关手续,帮助刘入源顺利领取了营业执照。同时,黎猛还将有关材料报送到财政局和微型企业办公室,通过审核,刘入源获得了微型企业的政策补助金,解决了燃眉之急。
2014年,刘入源的养羊产业逐步壮大,企业也升级为广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黎猛又指导他申请商标注册,并建议该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目前,该公司通过“贫困户自主经营”“入股分红”“托管代养”三大模式,在全县9个乡镇11个行政村,带动500多户农民开展山羊养殖,养殖户年增收入达2万元以上,其中贫困户就占300多户。今年,刘入源被评为“全国十佳农民”荣誉称号。
人少、事多,是基层工商所和消协分会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作为所长,黎猛在受理消费者投诉方面做到有求必应。
今年5月11日晚22时,当地派出所突然给黎猛打电话称,有客商在该县太平村樟木麓向养殖户收购非洲鲫鱼时,由于双方对鱼的规格偏差发生分歧,客商不同意收购,而打捞上岸的鱼如果再放回鱼塘将导致大量死亡,双方为此各执一词。若处理不好,一般的消费纠纷易上升为刑事案件。接到电话后,黎猛立即带领另一名工商干部赶赴现场,在民警的协助下,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耐心调解,直至第二天凌晨3时30分,双方当事人在收购价格上达成共识。
20多年的基层工作,黎猛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干部职工的尊重,群众和经营者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黎猛也多次被评为市局、县局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今年8月,黎猛被博白县工商局、玉林市工商局推荐为广西自治区工商系统个人二等功参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