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2月 12日,东风本田就 “机油门”事件做出官方回应。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春节前夕,东风本田总算就“机油门”拿出了一套解决办法。不过,经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假期,CR-V和思域用户对“机油门”的关注并没有减少。
2017年底,各地消费者反映,CR-V、思域1.5T车型出现了机油无故增多的情况,并且还出现较为刺鼻的汽油味道,怀疑由于设计缺陷导致机油内混入了汽油。
据《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了解,一些车主在更换完机油,使用一段后发现,机油过了机尺最高限。
对此,东风本田于2018年1月中旬曾召开媒体沟通会,东风本田质管部副部长佐川泰三表示,汽油进入到机油中本属于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对车辆使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显然,这样的说法,并不能令消费者满意。
2018年1月,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消费者协会曾针对消费者普遍反映的东风本田1.5T车型机油增多等问题,向东风本田发出查询函。
此后,2月9日,针对消费者反映的东风本田CR-V车型部分车辆机油增多问题,国家质检总局宣布启动缺陷调查。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登录质检总局官方网站提交《行政审批投诉举报材料》。经专家评估调研后,质检总局根据有关法规和问题严重程度有权督促东风本田主动召回,必要时可勒令其对问题产品进行强制召回。
2月12日,东风本田终于做出官方回应:确认相关车型1.5T发动机存在燃油稀释导致机油增多的趋势,并准备实施召回部分问题车型。
据东风本田所言,“机油液位升高”是由于附着在发动机气缸内壁的燃油通过机油环进入曲轴箱,混入机油而发生的。通常情况下,混入的燃油会随着发动机温度升高而挥发,并重新返回燃烧室再次燃烧。而在低温环境下短时间行驶车辆,发动机未能充分升温,机油内混入的燃油不能完全挥发,可能出现机油液位升高的现象。
据悉,在收到客户反馈后,东风本田第一时间组织了包括本田技术研究所在内的各方技术专家进行了实验室测试,并在中国北部地区进行了实车行驶诊断。通过以上测试,没有出现发动机异常磨损,不会导致发动机寿命降低。截止到目前,东风本田尚未收到因机油液位升高导致发动机损伤的报告。在最新的测试中,当机油液位升高超出机油尺上限21毫米,部分车辆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在2月12日的情况说明会上,东风本田带来了一份《关于1.5T发动机机油液位增高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已确认机油液面超上限到30mm前不会出现发动机的机能不良。但机油液面超上限21mm,可能会出现发动机故障灯点亮(缺火),建议车主尽快到附近的4S店进行检查。
为减少机油增多的问题,东风本田将对部分车型实施召回,完成E-CU的升级(CR-V2月末、CIVIC思域3月初)。此外,厂家还将对机油尺的刻度线进行修正(上限、下限不变更,增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
据悉,ECU升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燃油喷射时机的修正和加快ENG启动后的机油温度升高速度,实施点火时机·ENG转数的修正,抑制机油液位增加量的同时,促使混入的汽油成分尽快挥发并再次燃烧。
东风本田品质负责人加藤文男公开表示,已经认识到1.5T发动机存在燃油稀释导致机油增多的趋势,但是没有修正机油油尺,本次在上限值的上面追加确认机油增量的刻线。此外,结合机油油尺的刻度线修订,进而修订用户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