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小记者”跑两会
作者:冯松龄
图片


    图:“小记者”们围坐在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身边采访。
■本报记者 冯松龄 文/摄
  3月7日,北京昆泰酒店大厅休息区,全国政协委员医疗界别驻地,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摆放好摄像机,等待采访嘉宾的到来;一些媒体记者在进行嘉宾采访,还有一些在闭目养神准备“赶会”下一场。“叔叔,今年您的提案是什么呢?”一个灿若银铃的童声突然从旁边的一个角落传出来,吸引了在场所有记者的注意。记者循声望去,一群身穿红色背心的小学生正围坐在一起,似乎在进行采访活动。记者们纷纷起身,上前一探究竟。
  现场有6名小学生,年龄在10岁左右,他们围坐在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主任吴德沛跟前,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小本子,记录着委员说的话。记者看到,孩子们穿着的马甲上印着“小记者”3个字。
  小记者们看似很有经验了,谈到一些具体问题,有的小记者还进行追问,显得十分老练。当被小记者问到医疗改革的话题时,吴德沛放慢语速,认真地回答:“我建议,为缓解用血紧张问题,应巩固和壮大无偿献血志愿者队伍,建立跨区域血液调拨机制。”
  这些孩子到底是什么来头?带队老师陈嘉琦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道明了答案。原来,他们是来自江苏新华日报社的小记者。今年江苏新华日报社在江苏省选拔表现出色的小记者,跟团中央未来网合作,到北京参加“两会”报道。“今天上午,我们采访到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昆曲演员王芳。孩子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写出了出色的报道。”陈嘉琦告诉记者,这些小记者的报道任务不轻松,每天要写新闻稿交到未来网发表,还要写报道在《新华日报》和苏州电台发表。
  来自苏州独墅湖学校的小记者姚嘉曦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她第一次来北京。北京给她的第一印象是繁华,生活节奏快,人群很匆忙。姚嘉曦觉得做记者不容易,“每天都要了解不同的采访对象,拟好采访提纲,有充足的准备才能自信地面对他们”。谈到在北京的经历,姚嘉曦很有感触,“在这场学习之旅中,每一天都值得让我为之努力”。
  来自苏州木渎中学培东少科班的毛佳未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来到北京的第二天,虽然奔波劳碌,但收获满满,因为他们采访到了全国人大代表王芳和政协委员吴德沛。“王芳老师告诉我们,外来文化进入我们的生活是好事,人们在了解外来文化之后,通过对比才会更深刻地了解到我们的民族文化有多么优秀。这让我感触深刻。”
  毛佳未说,这两天的活动与学校生活完全不同,要求要有自己观点,要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快节奏的行程也让他们养成了高效做事的好习惯。“短短两天,我们已有不小进步,对未来更有信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两会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小记者”跑两会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