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在购买传统燃油车时,人们很少考虑加油站的分布问题。但在购买电动车时,充电桩数量多少、充电便利程度左右着广大消费者的选择。
私人安装充电桩困境犹存
作者:吴博峰
图片


    图:北京新能源4S店内放置物业拒安充电桩投诉电话信息表。
■本报记者 吴博峰 文/摄
  5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 (以下简称 “充电联盟”)发布了2018年4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推广应用情况。数据显示,从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8405个,2018年4月同比增长62.5%。
  不难看出,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如火如荼的刺激下,新能源充电桩建设也悄然加快了脚步。
充电桩数量实现跨越式增长
  近年来,由于国内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扶持力度不断加强,比如新能源车指标无须摇号,不受限行规定等政策,使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大幅提升。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1-4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2.5万辆,同比增长149.2%。随着双积分政策逐步推行,以及限购城市消费者对出行的刚性需求,新能源车型销量还将大幅增长。
  目前,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已突破200万辆大关,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接近17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突破80万辆。
  事实上,新能源车包含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增程式混合动力车三种车型,但无论是以上哪种车型,都注定躲不开一个重要话题:充电。
  记者从充电联盟方面获悉,今年以来,国内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新增48155个,增长势头十分明显。以2月份为例,虽然处于春节假期,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并未受到影响。据悉,2月新增充电基础设施18952个,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月份。
  公共充电桩建设加快,让不少新能源车主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记者通过使用特来电充电软件发现,仅北京航天桥周边5公里范围内,就有海军总医院、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等18个公共充电站。
  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整体调查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4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62058个,其中交流充电桩114472个、直流充电桩81492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6094个。
限购城市充电桩数量占国内七成以上
  从2009年起开展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到全国范围内各地推出的各项优惠政策,一时间充电桩建设在国内加速。
  出于产业全局考虑,业内希望在“十城千辆”的基础上实现充电桩建设大规模建设,以此带动各地新能源车消费。
  但是,彼时的新能源车整体水平不高,多数消费者不敢选购,导致充电桩建设陷入了停滞。
  从2014年底开始,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推动了各地充电桩的热潮。
  充电联盟省、区、市调查最新数据显示,省级行政区域内所拥有的公共充电桩数量前十城市分别为:北京40184个、上海33666个、广东32693个、江苏27152个、山东20282个、浙江12734个、天津11422个、河北11087个、安徽10782个、湖北7340个。
  从数据看出,排在充电桩保有量前十位的大多来自全国限购城市。其中,北京市占比约为15.33%;其次是上海市,占比约为12.8%;广东省位居第三,占比12.47%。此外,除江苏省外,其他省市占比均低于10%。
  在充电桩保有量榜单中,总数超过1万的有9个省级行政区域;有7个地区充电桩保有量在5000-1万个;有8个地区充电桩保有量在1000-5000之间。超过1万个的9个省级行政区域共有充电桩20万个,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6.3%。
  数据显示,全国充电电量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中西部三个区域,其中北京主要以私人乘用车为主;广东、湖北、陕西、山东、江苏、四川、福建的电量流向主要以公交车等专用车辆为主,乘用小客车为辅。充电电量排名前十的省市有9个省市的充电电量主要是由电动公交和出租车贡献的。
私人购车充电桩配建率有待提高
  此前,充电难问题一直是困扰新能源车主的最大问题。
  为此,2016年7月,国家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意在通过官方政策打通阻碍私人充电桩建设的枷锁。
  新政实施后在短时间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充电联盟私人类充电基础设施数据显示,随着私人购买纯电动小客车随车配建充电桩的配建率,由2016年7月的77%上升到2017年12月的88%,近九成消费者可以获得充电桩安装服务。
  最新调研表明,通过联盟内成员,比亚迪、江淮汽车、奇瑞新能源、知豆共12家整车企业采样车桩相随信息数据显示,因私购车的充电桩配建约为82.5%。
  但是,正当所有人们希望这一比率能进一步提高时,相关数据反映出老大难问题依然存在。
  记者注意到,有4.69%的车主抱怨居住地物业不配合、2.46%的车主因为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0.18%的车主抱怨居住地报装接电难度大等原因成为影响充电桩入户的“绊脚石”。
  眼下,即便有着政策的支持,但新能源车主抱怨最多依然是“居住地物业不配合”。经过多年努力,影响着消费者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有待突破。
  近日,记者走访多家北京新能源4S店发现,为使政策落地,各大经销商均在店中放置“物业拒安充电桩16区县投诉电话一览”信息表,包含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投诉受理邮箱和各区、县小区管理办公室联系表,上面不仅有各地小区管理办公室的地址,还有着对接部门的联系电话。
  通过官方渠道,可以让广大消费者长期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也有助于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可谓一举多得。但如何实操落地,还有待市场检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车评台·趋势】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私人安装充电桩困境犹存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