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业界聚焦
共享厨房在沪首获经营许可
作者:陈玺撼


  堂吃,即店内消费,是美食文化中一道主要的风景。如果去掉这道风景,不提供堂吃要用到的桌椅,只保留厨房,专做外卖,这样的饭店会变成什么样子?
  近日,上海市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向上海敏吉餐饮有限公司颁发了上海首张共享厨房食品经营许可证,又一种全新的餐饮业态开始试营业。
  当天中午,消费者通过外卖平台下了一单韩式牛肉拌饭和煎饺,位于闵行区凯德七宝购物广场内的共享厨房立即忙碌起来。和传统饭店不同,厨师不是将餐食递给“跑堂”,而是“走后门”——把不锈钢碗放在托盘内,通过一扇窗口递给守候着的传递员。传递员走过一个十几米的内部通道,把托盘通过窗口送到一个叫“膳食分装间”的地方。在那里,有专门的打包员负责对餐食进行最后的分装和打包。
  目前共享厨房已有两家商户入驻,一家专做盖浇饭、拌饭等主食,另一家则专做咖啡等饮料,他们各自有属于自己的厨房,面积在十几平方米。其他空间都属于共享厨房的公共区域,这些公共区域主要用来传菜,以及供内部人员流动。整个共享厨房的公共区域内,见不到一张桌椅,体现出专做外卖的决心。
  共享厨房创始人史晓明坦言,堂吃的确还有很大市场,但在快餐行业,堂吃模式有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转型成专注外卖的模式,更符合现实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对于共享厨房这样的全新业态,监管部门这一次表现得并不十分惊讶。
  笔者从闵行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家企业今年4月初才到注册窗口咨询,但很快就通过了风险评估,等企业装修完毕后,从6月21日正式递交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材料,到6月25日审批通过,只花了5天时间。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注册许可科科长彭炯表示,共享厨房这样的业态在全国一些城市已经出现,迟早也会在外卖市场繁荣的上海出现。因此,监管部门早期做好了充分的调研,甚至主动为企业做了功课,在他们前来窗口咨询时,能清楚地告知共享厨房的食品安全风险点在哪里、如何加强管控,以便企业更快调整,符合发证要求后能尽快对外经营。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只要符合食品安全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审批部门都对新业态持开放态度。就监管而言,在城区经营场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的背景下,共享厨房也有占地少的优势,是疏导无证照餐饮正规经营的好渠道。符合条件的厨房可以集中打包审批,在提升政府部门效率的同时,也满足了市场主体尽快问世的需求。(陈玺撼)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7 版:网购】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共享厨房在沪首获经营许可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