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所购商品零散,退换流程烦琐,消费遇到问题时,大多数人只是吐槽一下,自认倒霉——
“懒”着买是图方便,懒得退是嫌麻烦
作者:王小月/文 郝军/摄
图片


    图:80后、90后等新生代更依赖手机点餐软件,也催生了浩浩荡荡的外卖大军。
■王小月/文 郝军/摄
  8月初,星巴克宣布和阿里巴巴战略合作,依托饿了么配送体系,正式上线外送服务。
  一向以“高冷”形象示人的星巴克进入外卖市场,也再次证明了这一市场的无限诱惑。
  打开手机,或许你会发现,各类点餐软件已经占据了其中半壁江山。
  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相关数据显示,80后、90后占到手机点餐总人数的83%,不到一年时间,全国手机点餐用户的渗透率也从去年二季度的2.4%,增长到了今年一季度的近10%。
  不得不说,80后、90后等新生代已成消费主力军,这些“懒人”们也催生了浩浩荡荡的外卖大军。
外卖市场向全领域拓展
  显而易见,手机点餐为餐饮市场贡献了重要份额,也成为当下年轻人的重要选择方式。
  北京上地、西二旗是有名的“码农”聚集地。
  “我建议你花钱在外卖平台开通会员,这样可以免配送费。”这是李淼刚去上地某互联网公司上班得到的第一个建议。
  12点是公司的午餐时间,一到11点,除了自带餐食或计划出去吃饭的人,其他人都纷纷拿出手机点餐。
  到了午餐时间,大家不时要交流下哪家餐厅的外卖要好吃些,对于口味不佳的就要被拉到“黑名单”了。
  李淼称,夏天太热了,去餐厅吃也要等位,同事间交流有利于大家少走弯路。
  而这不过是众多白领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除了在平台点外卖,80后、90后还喜欢购买速食、生鲜进行加工。“外卖吃腻了,还不如买些速食或果蔬自己加工。”在传媒公司工作的90后女生马越常常“混迹”于各类生鲜外送平台,即使平台一些商品的单价要高于超市,但新用户首单1元购、满减等各类优惠让她感到优惠多多,还是赚了。
  2016年盒马鲜生首店在上海开业,去年开始在一二线城市大范围布局,3公里范围内半小时送达,也带火了“盒区房”这一新概念。其后永辉旗下超级物种、京东7FRESH在外送服务方面都如出一辙。
  除此之外,一些新型便利店也纷纷开通外送服务,面包糕点、方便速食等都可以外卖上门,便利店的这一举动也着实惯坏了“懒人”。
  美甲、美容、烧菜等都可以实现上门服务,除了手机点餐、生鲜等,鲜花绿植、送药上门及日用杂品都可以实现一小时送达。“服务领域逐渐扩展,覆盖率越来越高。参与品牌也会越来越多,是一个大趋势。”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
“懒人”嫌售后维权太麻烦
  “懒人们”除了懒得出门购买,也懒得退换货。
  马越在朋友圈发了张生虫子的桃子照片,吐槽道:“这是要给我‘加餐’吗,还好吃得慢!”
  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人只是吐槽下,自认倒霉,因为一两件商品的问题,“懒得”再去退换、追责。
  马越说,因为一件价值不高的商品再去打客服电话或者拍照上传,实在浪费时间和精力。
  90后张明璇说,在网上平台购买,要多点才包邮或立减,所以自己也习惯了囤货,有时候因为吃不了,蔬菜也会烂掉。
  因售后流程烦琐,不少消费者放弃了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本着“吃亏是福”的态度草草了之。
  但即便如此,外送平台依然是不少人的选择。
  外送市场为何如此活跃?赖阳说,互联网的发展,让消费者有了享受便捷、足不出户、零距离得到一切服务的可能。有了技术支持,相应的服务环境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产业生态,多种多样的上门服务成为可能,这种消费规模很大,可以通过手机随时下单选择所需的商品和服务。而云消费时代,服务产业向消费端衍生延展成为可能。
  一小时达、半小时达的平台层出不穷,一些传统连锁超市也推出外送服务,还有很多加入京东到家这类的即时消费平台,各大平台都在力图实现“更快点”的目标。提高配送速度、增加自身竞争力的要求,也带动了对于外卖员的巨大需求。
  确实,走在街上或是在各大商圈,随处可见穿着各色统一服饰的外卖小哥,在外卖箱上也经常张贴着某平台招聘快递员的消息。
“懒人经济”扩大了市场
  此前一度限量购买、喝一杯茶要排几小时队的网红茶饮——喜茶自主研发推出“Heyteago”点单小程序,实现提前预点单及外送服务,目前已在珠三角和华东试点,这意味着消费者可以随时下单,喝到喜茶,让不少人感叹,“黄牛要失业了。”
  今年以来,小蓝杯瑞幸咖啡进入大众视野。半年多的时间,已完成门店布局809家,并宣布年底前将在全国建成2000家门店。
  满屏的广告及一线明星代言,通过社交软件分享,邀请新用户再来一杯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与之相比,其推出的外送模式颠覆了不少人对于咖啡的认识,也一度引发争议。
  之前一直拒绝外卖的星巴克此次选择与阿里合作,一方面与迅速崛起的瑞幸咖啡有关,更多还是向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妥协。
  赖阳认为,外卖增加服务会扩大消费,店堂消费支撑店堂的运营,而外卖市场空前繁荣,企业和合作伙伴推出服务也是一种必然选择。在有限的店面里可以大幅度增加单位面积的销售规模,对业绩的提升效果很明显。
  换句话说,开通外卖服务只需要和第三方合作,无论效果如何都是增量,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损失。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从星巴克进入外卖市场可以看出,这是消费端去“倒逼”产业端的表现,具体体现在产品品质、服务体系和性价比上,这也是未来快速消费品的特征,消费者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对产业端的负荷能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消费呈两极分化:一部分消费者是情景化的体验,不仅仅为了买东西,也要追求品质和环境氛围;另一部分消费者呈现‘懒人化’的倾向,希望零距离获得服务。”赖阳表示,正是“懒人经济”的出现扩大了市场。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新消费·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懒”着买是图方便,懒得退是嫌麻烦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