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良好消费环境是基础工程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董祝礼分析说,当前消费维权工作还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消费领域还存在一些维权误区,需要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和澄清,比如预付式消费等问题。二是消费领域还有一些维权重点须更加关注,如农村消费问题、老年消费权益问题、公益诉讼问题等。三是消费领域还存在一些维权难点,如网络投诉纠纷居高不下、个人信息保护难等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维权难点。替消费者想,听消费者说,为消费者做,这是消协组织的服务宗旨。只要努力践行这一宗旨,上述问题都可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此,构建舒畅的消费环境及和谐的营商环境就不是难事。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分析说,构建和谐的营商环境,必须有良好的消费环境来支撑。而营造和谐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消协组织责无旁贷。近几年来,北京市消协深入体验并多次推出北京市一日游体察报告,引起巨大反响,2017年8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旅游条例》,赋予了消协组织可对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体察并向有关部门予以通报的条款。
耐克体育(中国)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政府事务副总裁佘端志在发言时说,作为品牌企业,耐克公司高度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希望准确全面地理解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支持消费者依法维权,寻求企业和谐发展之路。同时,耐克公司也希望政府部门能认真对待企业在具体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使得作为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企业,能把消费维权工作做得更科学、更和谐、更可持续。佘端志分析说,随着电子商务的崛起,互联网广告蓬勃发展,给企业的广告宣传带来一定的困惑,哪些广告行为应受《广告法》的规制变得有些模糊。比如,互联网搜索引擎关键词购买是不是广告行为?手机应用程序的推送是不是广告?网络销售产品的性能介绍是不是广告?此外,因国家对于鞋类产品没有统一的法定售后/三包政策,对于创新产品,如带有电子元部件的鞋类产品或者连接手机应用程序的服饰产品,“三包”政策应该如何适用才能既保护消费者权益又不会加重企业负担?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困惑,希望通过类似的研讨,达成共识,共同营造和谐融洽的消费环境。
西蒙电气有限公司法务副总监陆从益、广州奥桑味精食品有限公司人事部副经理卢峻挺,分别结合两家企业的生产经营、售后服务等情况,就如何依法维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做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