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不是黑科技不是噱头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
作者:王小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一:格力机器人乐队。

图二:双臂协作机器人分拣药片。

图三:物流机器人。

图四:外骨骼机器人。
■王小月 文/摄
  AI出现之前,我们讲的机器人绝大部分都是自动化的机械,很难有自主的感知能力,所以更多的是执行很多程序,很难和这个环境发生真实的、实际的、自主的交互。只有当AI出现后,我们才有可能使得这个自动化的机器从工业生产线走出来,奔向我们的生活场景,才能在一个半开放状态下和人实现互动,主动地感知提供服务,这是一轮非常关键的历史契机。
  希望企业做出真正有用的机器人,不希望机器人是一个噱头,或者是一个黑科技,应该切切实实走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提供服务。
  “下面请‘小锤锤’和‘打酱油的’做准备,‘打酱油的’被撞了一下,底盘非常稳啊,居然被撞翻了!”“加油啊,快起来!10、9、8……3、2、1!”
  “很遗憾,‘打酱油的’没能站起来,恭喜‘小锤锤’获胜!”
  看到这样的对话,你会脑补出拳击比赛的画面,是比赛没错,不过“小锤锤”和“打酱油的”却是两个机器人。
  这样精彩的比赛自然不能错过,不少观众索性席地而坐,通过大屏幕观看2018全球机器人格斗大赛。
  8月15日-19日,以“共创智慧新动能,共享开放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来自15个国家的160多家企业研发的各种机器人新品亮相博览会。“机器人是个新兴的行业,未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过去一直在说我们进入了机器人时代,这个话题已经谈了几十年,但直到现在,机器人才真正改变了很多的行业。”美国iRobot公司全球技术副总裁ChrisJones如是说。
  而今,机器人不再是新名词,公共场所有个机器人不再是新鲜事儿。机器人产业的迅速发展,也让每一年的机器人大会都有新的话题、新的发现。
协作机器人是成功的起点
  去年身穿西服、打着领结的钢琴机器人Teo让很多人至今依然记忆犹新,今年又有格力机器人组成乐队登台献艺,不过这只是它们的副业。
  以乐队架子鼓鼓手、键盘手为例,它们平时在工厂可完成一般装配、拧螺丝、筛选、排列、包装、物料装卸等工作,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可代替人工高效率完成一些特殊岗位的工作。
  这些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机床、医药化妆品、金属加工、农业机械等多个领域。
  在猎豹机器人展台前,观众排起了一字长龙,原来是机器人在做咖啡,两只机械臂有序地配合,不出两分钟,一杯心形拉花的拿铁就完成了。
  工作人员介绍,咖啡机器人能够模拟WRC高级咖啡师的手形来做咖啡,精准抓取、判断奶缸、咖啡机状态,在原料补充充足的情况下,可7×24小时自动无限量完成咖啡冲泡。消费者只要扫码支付,就可以品尝到机器人制作的咖啡。
  随着消费者对品质、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用人成本也在增加,这也是企业面临的难题。猎豹移动科技有限公司CEO傅盛表示,如果一个咖啡师每天做超过30杯的咖啡,由于疲劳难以保证同样高的水准,但机器人做起来就不会有任何偏差。
  其实,不论是咖啡机器人、奶茶机器人,还是写毛笔字机器人,以至进行3D打印、精准分拣药片、包饺子、穿针引线、拧灯泡的机器人,它们本质上都是双臂协作机器人,通过编程,让两个机械臂相互配合,而这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种。
  “70%-80%的工作可以通过协作机器人帮助人们来做,工人可以监管2个工作台,并且能够把生产效率从50%提高到100%。”ABB协作机器人全球产品经理张晓璐表示,协作机器人能够非常紧密地和工人协作,除了汽车、电子行业,包括服装、鞋业、化妆品、食品饮料和消费品等领域,都可以更多地使用机器人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
  关于人机协作装配,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举例说明,在工厂组装滚珠钢丝作业需要三个工人,或至少要两个工人加上一台设备,而现在由一个工人和一台协作机器人互相配合进行作业即可完成,协作机器人负责把重的工件取放过来,工人负责复杂或较为精密的装配工作。这些元器件安装好以后,协作机器人会把工件放回货架上面,工人在这个阶段就可以去做其他准备工作。
  不难看出,协作机器人正大量走进生产现场,和工人并肩作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不同任务需求,更换专用的末端执行器,还可以完成夹持、焊接、切割等任务。
  台湾大学讲座教授罗仁权在“智能生命体的现在与未来”高峰论坛中表示,人机协作机器人相对比较成功,是机器人一个成功的起点。
商用机器人优化人力资源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已经应用于更多领域。
  抓娃娃机对不少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从以往的买游戏币到如今的扫码支付,也是不少购物中心的宠儿,而通过机器人抓娃娃却不多见。
  摸机器人的头即可唤醒它,用手机扫码支付后,就能在机器人屏幕上操纵抓娃娃。
  唱歌、跳舞、讲故事,这些已成为服务机器人的标配,除了一些个头较大的机器人,还有一些桌面机器人,外形呆萌,远远一看以为是布朗熊存钱罐,可依然不妨碍它具备机器人的功能。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解决“最后100米”的末端配送也成为新的议题。
  擎朗智能首次公布了花生系列最新产品无人配送机器人,它应用于社区、楼宇等场景最后一公里的快递配送服务。基于配送物品的安全性考虑,该产品在外观上采用封闭式舱体结构,配送范围更广范。机器人可以进行全自主定位导航、自主上下电梯、自主避障,能够在复杂环境稳定可靠地运行。
  无人配送机器人身上有多种规格的柜子,派件人将文件或包裹放入机器人柜子,设置好需要送入的房间,当机器人把物品配送到目的地时,收货人员可凭借取货密码打开舱门,提取货物,保证配送物品的安全性。
  运输机器人、引领广告机器人、酒店机器人、贩卖机器人等商用服务机器人也层出不穷。
  擎朗智能CEO李通表示,近年来我国人口结构的改变,人口红利将慢慢减弱。尤其是服务行业,人力资源十分稀缺。如何经济高效地替代部分简单劳动力、优化人力、提高服务效率,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所有商用服务机器人企业应该赋予机器人的能力。
形式多样的“智慧大脑”
  主要应用于家庭服务、陪伴的机器人已经司空见惯,此次机器人大会展出的机器人也以此类居多。
  但你知道吗?宠物也需要陪伴。
  艾特智能的宠物陪伴机器人,可以与宠物投球玩耍、自动喂食,甚至可以户外遛狗,这也大大解决了爱狗却时间匮乏人士的难题。视频监护功能不仅可以让主人更好地了解宠物动态,还可以通过语音和宠物说话。
  近年来,智慧家居已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即使是墙上挂着的镜子,其作用也不容小觑,智能魔镜既是总开关,也是触摸大屏,既可对电视、窗帘、吊灯等家居产品进行控制,又拥有监控、对讲、播放音视频、拍照、召唤电梯等功能。“智慧家庭就是一个大机器人,可以连接各种设备,而且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只要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获得非常舒适的体验。”美国iRobot公司全球技术副总裁ChrisJones说。
  看似一块屏幕、一个按键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实际上需要机器人对整个家庭进行了解,要了解各个设施的位置,这样AI部分使用起来就较为容易。有了空间的信息,很多部分共同组成闭环,可实现智能家居一体化、个性化的体验。
  随着应用场景逐渐增加,机器鱼、人形跳舞机器人、拳击机器人、曲棍球机器人……越来越多造型、功能各异的机器人正进入教育领域。
  传统认知中,机器人大多圆头圆脑,而新松蛇形臂机器人是此次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新成员。它可以像响尾蛇一样高昂起头并呈S形,还可以灵活地越过、避开各种障碍物。头部的关节还可以完成抓取等操作。
  据了解,它是自主研发的具有(24+1)个自由度的连续型机器人,新松公司利用仿生学的概念,从蛇的灵巧性获取了诸多灵感。这款机器人完全不同于传统离散关节型机器人的工作方式,采用的是末端跟随控制方法,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机器人的灵活度和适应性,同时还支持远程遥控对机器人的操作。
  它主要应用在狭小空间和恶劣的环境下,如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管路的检修作业、越过视野障碍对军事目标的侦查作业、地震现场被困人员的搜救作业等。
  工作人员介绍,由于7月刚刚推出还未量产,未来蛇形机器人体积还会更小。
科技让生活更有品质和尊严
  展览现场,人形模特身上佩戴的外骨骼机器人吸引了不少观众。
  据工作人员介绍,机电下肢外骨骼机器人需在下肢佩戴,最大负载可达90公斤,最快行走速度达4.2km/h。而上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搬抬重量达到30公斤,每分钟可搬抬15次。
  用于上肢和下肢的外骨骼机器人,不仅可以应用于工厂、机场、火车站、航天制造等场景,还有望帮助残疾人像“钢铁侠”般直立行走。
  技术,让人们的生活更有品质。
  传统手术需要手术刀,而今手术机器人的诞生,使手术模式有了新的变化,微创手术已拓展到更小的使用空间操作。
  手术机器人的应用虽然没有完全颠覆整个手术的模式,但是很明显,手术机器人操作更加精准,减少损伤和失血等情况,提高了手术效果。
  一谈到手术机器人,很多人都会想到去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亮相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此次大会上,天津大学团队新研制的“妙手手术机器人”,通过丝的传动融入柔性。
  天津大学副校长王树新介绍,达芬奇系统是远程操作,实际上是复制外科医生的手部动作,动作和力量都可以调节,进行远程操作。形式上,“妙手手术机器人”和达芬奇是相同的,但这套系统要比达芬奇小得多,成本也低得多。
  据介绍,“妙手手术机器人”柔性材料发挥了主要作用,前端工具用了很多丝,末端有四个自由度,直径是10毫米。
  王树新表示,目前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产业化,2014年已获得临床应用,已有近50例临床,都非常顺利。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新消费·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不是黑科技不是噱头机器人时代真的来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