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
机器人作为未来推动科技变革的三项主要技术之一,正从简单的辅助工具和设备,向着与人类协同共存的伙伴和助手方向持续迈进,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中国高度重视机器人技术攻关和应用,为全球产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中国将一直秉持开放合作理念,致力于携手各国共同打造共享共赢的全球机器人产业生态。
加强机器人领域国际交流合作已成为广泛共识,世界各国要共同树立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共同打造全球协同研发新体系、共同构建全球产业合作新生态、共同开创全球应用深化新格局,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KarelEloot:
制造业中有60%的工作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自动化的使用潜力巨大,对机器人的总体需求也在飞速增长,每年增长幅度可达20%-25%。机器人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2020年中国机器人需求占到全球需求的比例可以达到40%,中国在这个领域有很大机会,可以大幅度增加工业自动化的程度,也可以大量地使用机器人技术。同时,建立一个以工业物联网为核心的生态体系,对推动行业合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曲道奎:
中国从2013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又创造了历史的双新高:一是市场的容量创出新高度,超过了14万台。二是增速创出了中国机器人近几年发展最高的速度,平均增速已经接近60%。技术的突破与发展,使得机器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我们也称之为机器人进入了2.0时代。其中一个主要的标志是机器人由过去机器设备的衡量指标,速度、精度、负载和可靠性,变成了现在的自主决策能力、运动能力、操作能力和交互能力。
●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主席JeffBurnstein:
整个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链,正在向各个行业扩展。工业领域每年增长15%,也是最大的机器人市场。仓储和物流行业也是如此,处于非常快速增长的状态。零售领域也在逐渐赶上,机器人既可以应用在店面,也可以应用在餐馆,越来越多的人和机器之间产生互动。未来的机器人,需要在复杂的环境当中更加自主灵动,快速处理、快速学习,用户界面和社交互动会更加简单友好。
●EEERAS主席、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WolframBurgard:
机器人导航分为定位、建图以及运动控制三部分,近年来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今后,对于这些技术来说,最关键的是解决机器学习的问题,此外还需要有高级互动的功能,这也是现在我们正在努力研发的。
●欧洲机器人协会副主席、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德国总部研发负责人RainerBischoff:
目前,机器人已经渗透到很多领域,一方面机器人的应用能够提升工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目前,欧洲机器人业界高度关注互动式的技术,包括人机互动、人机协作,以及传感、信息解读、认知和感知等技术。机器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需要很好的开发工具对其进行模拟和编程,这些都是欧洲非常关注的技术领域。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BradNelson:
目前微型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大型手术,未来微型机器人会变得越来越小,甚至达到细胞和组织的级别。现在,我们正在做这样的研究。微纳米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应用在人类的身体上,但在未来五到十年中,这种技术有望在人体应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
(王小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