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一旦有时间、条件,不少孩子就对着电脑、捧着手机玩得不亦乐乎。对此,家长有家长的担忧,孩子有孩子的理由。那么,对于这个问题,到底该怎样看待呢?
家长为啥不让玩——
耽误学习 影响身体健康
“要想毁了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当问到手机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时,北京的金女士一脸愤懑,又显得无奈。
金女士的女儿小琳正上初中,尽管小升初成绩不错,但她对游戏的沉迷令金女士十分忧心。小琳爱玩游戏,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程度,有时候还会趁半夜家里人都睡了的时候偷偷爬起来玩手机。“玩游戏特别影响学习。她不玩游戏的时候大概在班里排10多名,沉迷游戏的时候就下降到20多名。”提到小琳忽高忽低的学习成绩,金女士很是头疼。
影响孩子身体健康,也是家长反感网络游戏的重要原因之一。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在玩了游戏之后,视力情况比之前糟糕很多。“正常学习、正常用眼根本不可能这样。就这两年没怎么管他,近视已经500多度了。”北京的一位家长王先生懊恼地说。
天津的张女士家的高中生小睿,每天玩游戏都要玩到半夜一两点钟。“你看他天天熬夜,满脸青春痘,还影响身体发育。1米8的个子,刚120斤,佝偻着身子,像个老头儿一样,一点青少年的朝气都没有。”说到这里,张女士叹了口气。
这些年,为了让小睿戒掉游戏,张女士没少花心思,母子二人好一番斗智斗勇。怕小睿上网玩游戏,家里早就断了网,可是张女士回家一摸电脑显示器,还是热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还有单机游戏这种玩法,于是张女士接受了同事的建议,每天上班都把显示器的连接线拔下来带走,以为能一劳永逸。
“后来发现,他身上有烟味儿,可是我们家里没人抽烟啊。”跟其他家长交流之后,张女士才知道,原来是网吧的烟味儿。“他打游戏这事就够我上火的了,这下又去网吧了,那个环境多乱啊,学坏了可怎么办?”为了不让小睿去网吧,张女士决定对小睿严加看管,却引起了小睿的逆反心理,“我俩这几年吵的所有架,几乎都是因为他打游戏。”张女士说。
孩子为啥非得玩——
为社交和放松 图荣誉和满足
家长们如此反感的游戏,孩子们却为何这么喜欢呢?
小帅今年上初二,周围的同学都在玩几款热门手机游戏。相较以往的单机手游,这些网络手游更注重好友之间的互动。一下课,小伙伴们经常就聚在一起讨论。
“如果你不去了解一下这些游戏的话,周围人聊天插不上嘴,其实挺尴尬的。”小帅说,他刚开始玩游戏的动机就是不想被同学们叫“书呆子”。小帅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多孩子——其实没那么喜欢玩,但是迫于社交压力,得去了解一下。“你们那个时代的娱乐是打纸牌,我们这个时代就是打游戏。同样是娱乐,为什么你能打牌,我就不能打游戏?”今年刚升入高中的小强,对父亲限制自己打游戏的行为十分不理解。小强认为,游戏不过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不必妖魔化。
小强还希望家长能相信他已经有足够的自制力去控制游戏时间,并不会沉迷游戏荒废学业,他认为反而是和家长的反复掰扯更浪费时间和精力。“我都不觉得学业压力有多大,倒是我爸妈搞的这些幺蛾子,让我压力更大。”只要聊起跟游戏相关的话题,小强就觉得自己和父母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学习成绩一般,戴着厚厚眼镜的高二学生小钰,在人群里看起来毫不起眼,但她却是某游戏“全服第三公会”的会长。“论操作和意识,他们都得服我。在这个游戏里,我还是比较有话语权的吧。”小钰扶了扶眼镜,稚气的脸上带着藏不住的自豪。为了维持公会的排名,小钰平均每天要在游戏上花7个小时左右。游戏能带给她现实生活所不能提供的荣誉感和满足感,这是她玩这款游戏3年之久的一个重要原因。 (孟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