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观点
封堵不如引导 鼓励社会实践
作者:孟思奇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社会各界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例如:游戏公司核实用户身份、推出防沉迷系统,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等。
  对此,高中生小玉却不以为然:“你要是不好好学习的话,就算你不玩游戏,也会干别的。”在小玉看来,粗暴地制止,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对于沉迷游戏的学生来说,游戏的刺激太强了。而社会、学校的交往和学习,如果无法提供对等的刺激,自然对他们不具有吸引力。”已有10年教龄的米老师说,如果学校为孩子提供参与校园生活的成功体验,家长给予孩子关心、陪伴及一些积极的刺激,比如旅游、打球、唱歌、画画等有趣味的活动,就更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从网络世界拽回到现实生活中。
  对此,北京市呼家楼中心小学校长马骏深有同感。她认为,与其封堵,不如正面引导,倡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与现实社会发生联系。“10年来,我们寒暑假从不给孩子留大量的作业。我们的作业都是实践、体验项目,而且是家庭亲子项目,引导家长陪伴孩子一起做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学校总结归纳出了PDC理念。这是英文project(项目)drive(驱动)create(生成)的简写,强调通过项目驱动方式,达成育人目标。”马骏解释说,“这样的理念,就是希望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重在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以致用;希望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比如,为了让垃圾“华丽变身”,“垃圾去哪儿”项目组的同学们为垃圾设计出了多种出路:制作创意垃圾桶,用破铜烂铁做乐器、做饰品,转化成再生纸、酵素……还有的项目组研究汽车咋安家,旨在解决停车难问题;或开办超市,了解商业运行逻辑等。通过这些实践项目的引导,同学们很难沉迷于游戏。
  马骏还表示,现在的孩子都是网络原住民,防沉迷不能因噎废食、把他们与互联网的联系彻底屏蔽。“我们正在共同做一个项目——‘互联网+我的阅读之旅’,引导孩子们更多地发布阅读任务,展示学习成果、创作文学作品,同时可以建立书友圈、交朋友。通过这些办法来提升孩子们的阅读素养、人文素养。”她说,“网络并不都是风险,它还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很多东西。”
(孟思奇)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8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封堵不如引导 鼓励社会实践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