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智慧餐厅应搭档“智慧食安”
作者:鞠实


  要想智慧餐厅行稳走远,经营者就要自觉配备“智慧食安”的相关措施、设备等,让消费者在享受科技和便利的同时,能够真切感受到安全、放心。这也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快速、全面地把“智慧餐厅”纳入到“智慧食安”现代化监管系统,让其接受实时监督,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鞠实
  9月5日,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平台口碑联合阿蠔海鲜焖面,在昆明推出云南首家智慧餐厅。据了解,这家智慧餐厅的用餐流程,无论是排队、点餐,还是取餐、结账,全靠用口碑App或支付宝自助完成,就连菜品推荐、营销方案也都由系统基于大数据自主完成。(据《云南信息报》9月6日报道)
  笔者了解到,所谓智慧餐厅,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餐饮行业量身打造的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客人自主点餐系统、服务呼叫系统、后厨互动系统、前台收银系统、预定排号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可显著节约用工数量、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管理绩效。
  从智慧餐厅的系统设置来看,自主点餐系统既能杜绝人为错单、漏单现象,缩短顾客等餐时间,还能让客人享受更多的娱乐资讯以及助兴游戏,打发无聊时间、增添就餐乐趣。需要服务时,服务员手上的腕式寻呼机可保证即时到位,让顾客体验“上帝”感受。作为线下线上餐饮服务融合的一个创新方式,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现实需求,实现“人在路上、菜在锅里”。但就现实而言,不得不说的是,智慧餐厅当配备“智慧食安”,从而确保食品安全。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智慧餐厅的餐食都是用餐厅内的餐柜保存,然后在消费者到达时取出。这就让人不得不追问,餐柜里频繁更换不同餐食种类,如果不能分隔摆放、及时清理,会不会出现食品串味,甚至是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此外,据报道,智慧餐厅还将推出24小时无人零售区,提供24小时服务,从而实现全天候、全时段服务。这也让人不得不担忧,一般缺乏保鲜功能的餐柜,如果保存不当,尤其是夏天气温较高等情况下,长时间存放会不会出现食品变质等问题。
  按照经营者的说法,如果消费者提前订餐,且在就餐前5分钟确认到达餐厅,就可以在5分钟内把餐品做出来。笔者认为,不排除一些简单的食材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出,但鸡鸭鱼肉等食材也能在短短5分钟内做出吗?如果不能,这种承诺岂非有失诚信?如果能,就现实而言又不合常理。那么就有另一种可能,这些难以短时做熟的食材,是事前已经做好的,这就与大多数人希望吃到新鲜餐食的愿望相悖。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外卖菜肴包”事件。
  作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新模式,智慧餐厅正走进越来越多的城市,给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就餐选择,其背后的创新思维值得肯定。但不可忽视的是,要想智慧餐厅行稳走远,经营者就要自觉配备“智慧食安”的相关措施、设备等,让消费者在享受科技和便利的同时,能够真切感受到安全、放心。这也需要监管部门主动、快速、全面地把智慧餐厅纳入到“智慧食安”现代化监管系统,让其接受实时监督,为消费者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2 版:要闻·调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智慧餐厅应搭档“智慧食安”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