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通信技术升级的重要节点,5G将全面提升网络的速率、稳定性、可靠性和低延时,实现4G时代无法完成的多种应用场景。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各大厂商正在紧锣密鼓地加速布局,进入商业化冲刺的最后阶段。5G时代即将来临,国内手机厂商谁主沉浮?
国内手机厂商争相布局5G
今年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海)上,国内手机厂商小米、vivo、联想等同时宣布全新一代的5G手机的布局,随后,多家厂商纷纷透露旗下5G研发进展。
8月15日,摩托罗拉官方宣布,全球首款可升级5G手机MotoZ3正式发布。MotoZ3主打的是可升级5G,通过5G模块即可接入5G网络,使5G连接成为可能,实现设备与网络的兼容。
8月28日,OPPO宣布,公司基于可商用手机成功地完成了5G信令和数据链路的连接,两天之后,OPPO的“兄弟品牌”vivo宣布,基于vivoNEX平台,vivo已经初步完成了面向商用的5G智能手机软硬件开发。双方都表示最早在2019年推出自家的5G手机。
8月31日,小米官方宣布,小米手机首次成功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连接。小米称,这是小米在5G研发历程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进展。
在这些厂商背后,推动他们生产5G手机的动力源泉则是来自于同一家公司——高通。华为则与它们不太一样,是国内唯一采用自研处理器的厂商,近年来也在逐步摆脱对高通的依赖。
在德国IFA大会上,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余承东公开表示,加快在5G终端的推进。截至目前,华为海思麒麟980移动平台可以搭配巴龙5000调制解调器,正式成为提供5G功能的移动平台。
5G终端商用临近新赛道已经打开
国内5G产业迎来冲刺阶段,工信部明确表示要在2020年实现商用。三大运营商按照IMT-2020(5G)推进组的计划,积极布局试点城市,预计明年开始预商用,2020年后开始全面商用。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饱和,增长速率缓慢。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把宝押在5G上,期待智能手机市场的复苏。由此可见,国内厂商积极布局5G终端,显然是不想错过这一风口。
一个全新的通信时代将会改变手机行业的现状,更快的速度可以让5G手机实现更多的可能,作为万物互联的核心终端设备,手机将为用户提供更多功能,一大波“换机潮”将接踵而来。
谁能抢先首发5G终端,谁就能在5G时代拥有更有利的位置,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5G的新赛道已经打开。
厂商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虽然5G会给手机厂商带来红利,但也应理性看待可能存在的问题。
首先,5G技术成熟度还不够。掌握了打通5G信令和数据链路的技术,并不代表5G技术的整合已经全部完成,5G终端的推出是全产业链共同发力的结果,未来技术整合国内厂商应做得更成熟。
其次,5G手机会增加用户使用成本。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国4G在网用户数量成功突破11亿个。庞大的用户群体早已习惯了4G网络的使用方式,随着5G手机的商用,用户的使用成本可能会增加,这就要看手机厂商能否给出平滑稳定的过渡方案,联想MotoZ3模块设计或许是一个方向。
再次,5G背景下手机信息安全还有更多困扰。由于需求场景的变化,5G手机安全问题都跟之前的3G/4G不一样,面对的挑战将更加复杂。因此,在5G来临前,国内手机厂商应该务实一些,不需要过度标榜自家的研究成果,而是要脚踏实地推动技术成熟。另外,要提前看到5G终端在安全层面等的漏洞,尽早制定解决方案,完善体验。 (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