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贷”来新消费(中)
变味的培训贷
作者:聂国春
图片


    ■本报记者 聂国春
  过去的一年中,小李一直在持续地投诉贷贷熊平台(运营主体为北京神灯点金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明明想参加IT培训找个好工作,没想到工作没找着,却背了一身债。”谈起被忽悠的这段经历,小李仍然语带怒气。
  让小李背上的债就是业界所称的培训贷。2015年下半年,拥有“场景+分期”的教育分期贷款(培训贷)成为业内最看好的市场,短短半年就涌现出了30多家平台。然而,仅仅过去两年,培训贷就变了味儿。
IT培训被忽悠
  小李在聚投诉平台投诉称,去年7月,他看到免费学习的宣传来到广东富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富海人才)学习IT技术。然而,学了不到一周,富海人才又说学习需要学费,如果没有,可以贷款解决:16500元培训费可以分两年偿还,头一年先不用还,下一年每月偿还1750元。为了打消学员的担忧,富海人才承诺,学习结束后,3年内公司帮忙免费推荐工作,月工资最少5000元。想到学完后工资还掉借款后还剩下3000多元,小李欣然签了协议。“谁知道贷款都没有经我的手,就直接转给富海人才了。现在,我学完出来一年了,富海人才一个推荐工作都没有,反倒是贷贷熊经常来电话催债。”小李说,因为没还过贷款,现在他的征信已上了黑名单,去哪里都不方便。
  据记者了解,小李当时同班的有50多人,多数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些学员也都因为培训贷背上了一大堆的债务。而在聚投诉平台上,有关贷贷熊的投诉有70多件,涉及诸多培训机构。一些受害者还建立了“贷贷熊受害者联合会”QQ维权群,群员超过400人。贷贷熊网站则公开宣称,2015年该公司共发放104亿元贷款,服务50万名学生,市场占有率达53%。
角逐万亿元市场
  在从事IT培训的景先生看来,如今的培训贷已经忘记了初心。
  2011年,景先生将创业之路瞄准了IT培训。然而,首次招生,他只招到了5名学员。“一门IT培训课程,学费动辄一两万元,而参与IT培训的人以在校大学生和职场新人为主,他们的支付能力有限。”景先生说,为了维持运作,他们同意学员在入学时缴纳一小部分学费,工作后再分期支付余下的学费。然而,在这样的模式下,学员所支付的费用根本填补不了运营开支。直到2013年,景先生与高校和网贷机构建立了联系,通过培训贷解决了招生和资金两大难题。
  小徐就是通过培训贷学完英语的。“刚工作时收入不高,想提高自己的能力,于是找到一家英语培训机构,幸好有分期付款,我才能学完那个34000多元的课程。”小徐说。
  易观千帆发布的《2017年中国消费信贷市场专题分析》显示,当前我国教育市场总规模约为9万亿元。面对这一蓝海,机构早已扎堆进入。
  2015年前,市场上只有贷贷熊、蜡笔分期、麦芽分期、马上消费等机构主攻教育分期。2015年下半年,教育分期信贷平台增至30多个。2016年,百度金融正式杀入这一市场,开始与行业第一的贷贷熊争抢市场。
套路深纠纷不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下,一些培训贷开始变味。
  某教育分期平台产品总监周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获客,一些平台在产品中推出了“X+Y”方案,X表示前面只还利息的期数,Y表示后期还本金加利息的期数,常见的有“6+12”。百度金融加入后,X直接是全免,学员不用掏钱直接参加培训。后来更有机构推出“12+12”的产品来,贷贷熊甚至还推出30个月自由还的产品。
  除了产品竞争,更激烈的竞争在争抢教育培训机构、跑马圈地上。这也倒逼分期平台降低风控标准,大量的培训机构因此做起了“招转贷”的生意,导致纠纷不断。
  所谓“招转贷”,就是一些IT培训机构会在招聘平台上发布“职位多、门槛低、待遇好“的招聘信息,吸引大量求职者到公司面试。然后在面试时,通过较难的题目让应聘者感觉自己能力不足,需要学习。面试官则顺势通过“就业难,掌握一门技术很重要”“培训后包就业”等说辞对求职者进行洗脑,诱导求职者参加培训,并签下培训合同和贷款合同。在培训结束后,之前承诺的高薪职位无从兑现,学员还因为办理培训贷背上一身债。
  另一方面,一些无良的培训机构往往会突然跑路,让学员在无学可上的同时,还需背负一笔学费贷款。
市场亟待规范
  小小金融总裁刘小峰认为,培训贷骗局之所以屡屡得逞,主要是培训机构利用了求职大学生社会阅历浅且求职心切的弱点。一般而言,正常的用人单位即便组织培训,也是在形成劳动关系后进行。对于以招聘、介绍工作为名的培训贷,应保持警惕。“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本身不具还贷能力。这样的培训贷能够批下来,主要是培训机构和贷款平台存在利益链条。要让涉世未深的求职者免受伤害,监管部门有必要彻底斩断培训机构和贷款平台之间的利益链条。”刘小峰说。
  那么,陷入培训贷骗局后该如何维权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山后法庭胡喜辉法官表示,如果学员有证据证明签订培训合同和贷款合同的过程中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等情形,并非本人真实意愿,可以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培训合同和贷款合同。如果培训机构没有履行培训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学员可以向培训机构主张违约责任。如果培训机构已跑路,且没有履行过培训义务,学员可以到公安部门报案,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工商部门投诉。
  值得注意的是,在签订贷款合同后,即使维权行动实现了培训合同终止或解除,贷款合同依然是合法有效的,也就是说贷款本息仍需要依约偿还。
  胡喜辉提醒说,求职者应当通过人才市场或定期举办的专场招聘会等正规渠道求职。签订这类岗前实训合同和贷款合同时,应当对培训机构深入了解,避免因培训机构跑路导致相关损失。对于一些培训机构跑路及信贷平台审核门槛低、违约条款不清晰、贷款利息过高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尽早予以监管和规范。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6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变味的培训贷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