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改革开放40年消费改变我们的生活
步入“拇指时代”
作者:边静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一:1995年4月北京民族宫,用大哥大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移动电话,当年使用大哥大的大多被人们称为“大款”,而如今,大哥大已经难觅踪影。
图二:2005年5月,北京市西城区马甸一家手机卖场内,各式手机琳琅满目。
图三:2018年9月25日,北京市西城区牛街百姓生活服务中心,消费者使用手机支付。
图四:2001年6月,市民在北京西客站公用电话亭使用公用电话。
图五:2016年5月27日,安徽省芜湖市高铁站停车场,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办理租赁手续。
图六:2016年4月25日,北京国际车展,观众使用智能手机拍照。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拍照功能基本取代卡片式数码照相机。
  如今,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们用智能手机聊微信、刷朋友圈、网购,任意切换文字、语音和视频。1978年,中国通信尚处在“装不上、打不通、听不清”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改变了国人的通信方式,书信、电报、大哥大、公用电话、电脑网络、智能手机不断更新迭代。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5.1亿,微信月活跃账户10.58亿。中国通信进入全民智能化、拇指化时代。
  改革开放初期,电话仍是稀罕物。上世纪80年代,电报业务的上线,让大众信息传播速度实现了飞跃。
  20世纪90年代起,电话逐渐进入百姓家庭。电话铃一响,一家人围着听,抢着说话。“只闻其声”的单点沟通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通信需求。
  各种公共电话亭和私营电话摊位出现在大街小巷。一种全新的单向移动通讯工具——BP机(寻呼机)风靡中国,由此开启了国人的移动生活。“有事儿您呼我”是上世纪90年代的流行语。出门在外,BP机一响,立即奔向电话亭回电话,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景观。同时,“大哥大”作为奢侈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到了21世纪初,直板机、翻盖机、滑盖机、智能机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样式愈加精致便携,手机走进千家万户。从单色屏到彩色屏,从功能机到智能机,从2G到3G再到4G,手指一动就能听到对方的声音。通信意味着远在天涯,也似近在咫尺。
  如今,中国正处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代,“Alwaysonline(一直在线)”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微博、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作为手机中的标配,已成为男女老少生活中如影随形的一份子。值得一提的是,智能手机中新增加支付功能,极大地便捷了百姓生活,中国迎来“无现金”消费时代。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通信业抓住了历史机遇,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成绩,这一路走来的印迹,一段段精彩故事,无一不见证着改革开放岁月洪流里通信业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郝军摄影,文字由边静撰写)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3 版:要闻·综合】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步入“拇指时代”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