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将使现阶段处于法律盲区的海外代购有章可循——
要给海外代购划一条基准线
作者:王小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一:近年来,跨境电商平台发展迅速,并且出现了不少线下实体店。 倪敏/摄

图二、图三: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少不了代购的身影。 资料图片
■王小月
  11月23日是美国的“黑色星期五”,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购物节。这一天,美国商场会推出大量的打折和优惠活动,在年底进行大规模促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电商企业也发现了这个“掘金”的机会,短短几年间便迅速跻身三大网购节之一。双11的热度还未消退,“黑五”又席卷而来,各大海淘网站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了促销活动,代购们也频频在朋友圈、微信群发代购信息。
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热度不减
  2010年,洋码头上线,揭开了中国跨境电商的序幕。此后,蜜芽、小红书、天猫国际、唯品国际、亚马逊海外购、网易考拉海购、京东全球购等平台争相上线。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的蜂拥出现,亦在加速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国的跨境消费规模日益扩大。
  2017年,亚马逊海外购在双11当天的销售额是2016年的近3倍。“黑五”数据则更夸张,洋码头“黑五”当日交易额高达2016年的6倍,网易考拉以5.5倍紧随其后,其他主流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均实现了2倍以上的交易额增长。
  而今年11月16日0点,洋码头“黑色星期五”海购狂欢节刚刚开始,在第3分42秒交易额就突破1亿元大关。
  刚刚经历双11的疯狂“剁手”,仅一家跨境电商平台就能有这样的表现着实令人咋舌,而这也反映了进口商品强大的生命力。
  据艾瑞咨询、中投顾问等第三方机构预测,2018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8.8万亿元,2020年有望达到12万亿元。
  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消费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与跨境电商平台相同,“代购”这个不能称之为行业的行业空前繁荣。直播平台、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贴吧、论坛等,凡是可以分享的渠道,都少不了代购的身影。
市场越规范对经营越有利
  代购行业的规模日渐庞大,也滋生了许多乱象,偷漏税、假货泛滥、个人信息遭泄露、售后推卸责任等问题层出不穷。很多微商、个人代购无实体店、无营业执照、无信用担保,低门槛下也让不少人趋之若鹜。
  而2019年1月1日即将实施的《电子商务法》为行业乱象开出了“良方”,明确规定代购必须持有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此外,销售食品,需办理相关食品流通许可;无中文标签的产品,未通过国家认证,不得在网络平台销售。
  法规出台让这个快车道的行业有法可依,对于跨境电商来说是否也是一个机遇?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接受《中国消费者报》采访时,对未来跨境电商的规范发展持肯定态度,特别是零售跨境电商将进一步规范,可以更多地发展B2B跨境电商业务。“法规提高了准入门槛,对因代购引发的假货泛滥、打价格战、客源流失等令品牌方和正规、大型跨境电商平台头痛的问题,恰恰是迎来了缓解的时机。”云集公关人士称,跨境业务目前占云集平台总量的约十分之一,许多跨境产品都是和品牌方直接合作进行销售。因此越规范的市场,对平台而言越是有利。
海外代购不应是法外之地
  十一前夕,网络上传出一则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海关严查代购”的视频,所有人开箱排队等待过机审查。其中,有一个航班查出了100多名代购,排队等待交税。
  之后,上海海关表态,个人携带入境物品的政策近期没有变动,但超出法律规定免税额度的商品,需要补交相应税款。有不少网友猜测,此举是为了实施《电子商务法》而做的提前“预备措施”。
  而在11月初,网店店主游燕让丈夫代其在淘宝店发布道歉信,其走私进境的服饰金额共计1140余万元,偷逃税额共计300余万元。法院判决游燕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被判刑10年,并处罚金550万元。
  比起罚款,10年有期徒刑更是触痛了代购们最敏感的神经。《电子商务法》出台,将海外代购纳入经营者范畴,需要缴纳相关税款,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代购的利润空间。
  魏旭婷从事韩国代购三年多,工作之余,一个月往返一次韩国,客户大都是朋友介绍。对于元旦后能否继续代购的生意,“不知道那时候什么形势,现在说不好,只能到时候再看了”。虽然有正式工作,但代购的收入远远超过工资。她说,只能在元旦前多飞几次,多囤货。
  Sugar也是一名韩国代购,10月底在朋友圈晒出罚单,前前后后被罚了1.6万元,她说这还不算飞韩国的机票、食宿费用,为了稳妥,以后代购的所有商品都拆盒,明年要不要继续,也是“要看行情”。
  魏旭婷、Sugar这样的代购还有很多,凭借着两三年来积累的人脉,以及老客户推荐来的新客户,销售一时不成问题,但《电子商务法》的出台,让他们只能持观望态度。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亿达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表示,《电子商务法》首先规定了从事这类经营活动的经营者按照法律需要进行工商登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零申报”的现象。
  “代购行业在税务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利用行邮税查验率的漏洞,将个人自用商品先进口到境内,再销售给消费者,这类经营者纳税数额的确定以及执行其实是比较难的。若采取抽查的方式,有可行性,也有警示作用,但是从促进行业环境来说还有一段距离。”董毅智进一步表示,要求提供发票也可以对经营者“偷税漏税”现象进行管控,而从技术层面来说,区块链发票、大数据应用,平台经营者与纳税部门、工商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也可以完善税务信息的整合、提交。
让法律盲区变有章可循
  代购的本质还是“熟人经济”,消费者去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对商品或服务品质的认知,主要依靠于朋友的“信任背书”,相信代购会发货,商品是正品。
  但其中不乏从未踏出国门的“代购”滥竽充数,在市场批发山寨商品,以次充好。不少网友在论坛、贴吧曝出“人肉代购真实内幕”,在原产国断货的化妆品,在不少网店包邮甚至折扣价远远低于市场价。一名叫海先生HAILAND的网友称:“入了这行才知道,每天旺旺上都会收到大量上家发来的各种供货短信。”
  除了在朋友圈精心晒出自己“扫货”的视频和照片,高仿假货也在细节处着眼,很多时候除了专业人士,不少人常常错把“李鬼”当“李逵”。
  不得不说,一定程度上代购行业已经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从法规出台到现在,关于微商、代购的发展与未来的探讨一直都是社会热点。
  从一定程度上说,代购市场依赖于消费者对代购的信任,对方是否会发货,卖的是否为真货,存在风险。而法规出台也是给双方构建了保护伞,或许红利减少,而安全性会大大增加。
  董毅智表示,《电子商务法》的实施势必会对海外代购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从电子商务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法律的出台将使现阶段处于法律盲区的海外代购有章可循,代购的违法成本将会增加。对于消费者而言,商品价格可能会上涨,但一定是利大于弊,这样不仅质量可以得到保证,同时在售后维权等环节的权益也会得到保护。在他看来,海外代购市场不仅不会没落,相反会在法律的框架内良性有序地发展。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04 版:新消费·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要给海外代购划一条基准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