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昌讯(记者朱海)12月24日,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了2018年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报告。调查发现,农村集贸市场商品品类虽然齐全,但质量一般。被调查的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27个存在假冒商品,23个存在“三无”商品,13个存在伪劣商品,9个存在过期商品。
为全面了解江西省农村集贸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提升江西农村集贸市场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今年7月-9月,江西省消保委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55个农村集贸市场,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开展了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工作。
据了解,此次调查分为实地体验调查和消费者感知调查两种方式。实地体验调查中,江西省消保委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亲身感受农村集贸市场消费状况,并结合自身体验对农村集贸市场的商品服务质量及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评价,调查共在全省11个设区市的55个农村集贸市场进行,组织消费维权志愿者和专业调查人员开展农村集贸市场调查体验工作。而消费者感知调查,则是由调查人员随机选取进入农村集贸市场的当地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消费者对农村集贸市场的感知以及对农村消费的意见和建议,累计完成了1702份消费者感知调查有效样本。
调查体验结果显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江西省的农村集贸市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满足农村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生活需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江西省的农村集贸市场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农村集贸市场整体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配。硬件的配备普及情况不容乐观,配备公平秤与消防设施的农村集贸市场均不足三成;超八成的农村集贸市场体验者给管理水平打分为7分及以下。
二是农村集贸市场商品质量与品质消费的巨大需求不相称。此次调查发现农村集贸市场商品品类虽然齐全,但质量一般。被调查的55个农村集贸市场中,27个存在假冒商品,23个存在“三无”商品,13个存在伪劣商品,9个存在过期商品。
三是农村消费者感知与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不相符。存在价格不合理现象的农村集贸市场占比超过三成,近五成消费者遭遇过缺斤短两,有近六成被访消费者表示购买过问题商品。在消费者感知度各细项指标中,销售人员信任指标得分最低。
四是农村集贸市场发展不平衡与区域协调健康发展的目标有差距。南昌市实地体验调查得分最高为72.03分,九江市得分最低为64.22分。在农村消费者感知度情况调查中,萍乡市得分最高为75.15分,抚州市得分最低为71.20分。各设区市农村集贸市场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江西省消保委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立法建规,创建构筑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适用于农村集贸市场的细化法律体系,加强农村集贸市场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规范农村集贸市场秩序。
二是齐抓共管,探索完善常态长效机制。做好农村集贸市场的事前规划布局,堵疏结合、管治结合,加强各相关部门综合执法力度,完善市场管理长效机制。
三是诚信经营,自觉保障商品供给质量。明确第一责任,提升农村集贸市场管理水平;遵规守法经营,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倡导诚信经营,加强对不诚信经营的惩戒力度。
四是品质消费,树立科学合理消费理念。树立农村品质消费意识,增强农村消费维权意识,进而改善消费环境。
五是分类管理,协调各地农村集贸市场发展。坚持分类建设管理,促进农村集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