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到2020年,消费信贷规模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
场景中,金融服务才能更有效触达消费者
作者:倪敏
图片


    数据来源:百融行研中心
■本报记者 倪敏
  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级以上的规模,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日前,《消费金融行业洞察报告》(以下简称研报)对消费金融未来市场做出了这样的预测。
  研报指出,消费金融未来潜力巨大。这主要是缘于以下四个驱动因素:消费升级、“千禧一代”消费观念的改变、短缺的供给以及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
  研报由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大数据研究中心与百融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百融金服)旗下的百融行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百融行研中心)联合撰写发布。此份研报从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和客群画像角度进行了多维度解析。
  近几年,消费已经成为了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率为78.5%。在此背景之下,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鼓励发展消费金融,目的就是将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的融资渠道,起到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消费升级的作用。
  研报预计,自2009年国家启动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开始,消费金融经历了2009至2012年的起步阶段、2013至2017年的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的规范阶段,市场参与主体也是不断丰富。
  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四大类: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和分期平台。四大参与主体目前的生存状态不尽相同。
  随着行业竞争逐渐向垂直领域渗透,各细分领域均出现了许多竞争者。从整体来看,旅游、家装、农业等细分领域,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虽然我国短期消费贷款在居民存款中的占比总体上处于上升通道中,从2008年不到7%,增长到目前接近18%的水平,但相比消费信贷模式较为成熟的美国,我国消费金融渗透率(短期消费贷款/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仅为美国的60%,市场潜力仍然很大。
  研报显示,2018年1月,用于衡量消费金融规模的短期消费贷款达到了7.04万亿元,如按照未来每年短期贷款增速20%计算,到2020年,消费信贷将达到10万亿元以上的规模,前景可期。
  自2017年开始,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和监管政策的出台,让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展将“合规”视为生命线。强监管对大型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业务也产生了影响,BATJ巨头呈现了去金融化的趋势。行业的加速洗牌,对于具有牌照优势、早已纳入正规监管体系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而言,无疑是快速发展的好机会。
  研报预计,到2020年,消费支出的结构将进一步改变,非生活必需品的支出将上升至43%。供给层面,传统的金融市场由银行主导,由于仅能覆盖至白领和高净值人士的优质客群,大量长尾端客户的金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典型用户如大学生和年轻蓝领人群,而这两类人群的数量和消费需求恰恰都是非常庞大的。
  消费金融是以征信为基础的金融活动,但我国人行征信覆盖人群有限。根据《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发展报告2017》显示,截至2016年9月,人行共有2927家接入机构,收录自然人8.99亿人,其中仅4.12亿人有信贷记录。由于消费金融客群逐步下沉,传统的风控体系无法满足众多无人行征信人群的信贷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如大数据、人工智能、风控云等技术为消费金融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客户在非金融场景下的行为轨迹,包括线上线下的购物行为、出行行为、社交行为等,以及客户在金融机构的申请行为,可以综合判断客户的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有效补充传统基于人行征信报告判断风险的不足。
  在监管层“脱虚向实”的号召下,消费金融进一步走向场景化。真实消费场景中的资产相对比较优质,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可控,优质的获客场景及高度集中的用户聚集,有利于消费金融平台以较低成本批量获得较高质量用户,降低坏账风险。同时,在消费金融链条中,场景是离用户最近的地方,金融服务和科技只有真正下沉到场景中,才能更有效地触达大众。
  自2015年起,消费金融中的重要分支“场景+分期”被业界看好,并被赋予了无限期许。与场景相结合,获客成本更低、风控更容易控制,而且是商户、消费者、金融机构三方共赢的局面。
  研报指出,场景类消费金融风控业务的着力点是“B+C”模式。一方面要加强B端的筛选能力,提出并建立B端评级指标及选择标准,加强持续监控;另一方面,要建立起强大的对C端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包括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将信贷资源通过正规渠道放给真正有需要、有还款能力的好客户。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8 版:新消费·风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场景中,金融服务才能更有效触达消费者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