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市场监管新合力 开创消费维权新格局
作者:周晖 江晓峻 廖则平 王芙蓉 张艳 陈明佳 罗渐 徐军 夏云聪
编者按 1月15日,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新组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整合了原有的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药监局主要职责和市物价局、市商务局以及局知识产权局等机构相关职责。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省市场监管局和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守住守好质量安全底线,着力营造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当好“放管服”改革的先行者、市场公平竞争的维护者、质量安全底线的守护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高效监管的实践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以更好的工作业绩成为推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
图: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仪式。
把握新机遇,实现新追求。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日发布的《2018年7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报告》中,南京名列前茅,这一成绩的取得与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过去一年里多维度创新监管、全面优化消费环境息息相关。南京市副市长蒋跃建指出,市市场监管局全体干部职工要以新机构、新班子为新起点,着眼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作出更大贡献。
以消费者满意度为第一标准
打造消费维权升级版
南京市场监管局局长孙宁表示,伴随着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消费维权需求,市场监管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畅通投诉渠道,由过去注重投诉办结率向提升消费者满意率转变,使消费维权更加便捷,维权机制更加完善。
南京12315大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接收各类消费投诉7.5万件,同比增长6%。值得注意的是,投诉中有关商品质量的投诉量明显下降,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对此分析认为,这表明商品质量不断提升,质量提升行动成果显著。
同期,南京市12365举报投诉中心登记处理社会诉求8818件,处理率达100%。在消费者投诉集中的特种设备、汽车三包、计量、工业产品四大领域,市场监管局积极探索电梯“物联网+按需维保”管理模式,推进“大计量”共治共管,组织“加油站你点我查”网络互动行动,全力为广大消费者构建服务规范、公平诚信的市场消费环境。市12358价格举报热线受理各类投诉咨询共计23691件,回访满意率高达96%,退还消费者多收价款400余万元。一直以来,南京市价格举报中心始终把价格举报工作作为“畅民言、解民惑、维民权、惠民生”的重要手段,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社会品牌。
群众利益无小事。消费维权工作不仅仅是投诉的处理和解决,更要发挥好消费投诉数据“晴雨表”“风向标”的作用。在过去的一年,南京市场监管局强化行政指导,推进维权关口前移,引导企业诚信经营,针对重点节假日或消费者投诉热点行业、企业进行行政约谈、指导近20次。
民以食为天。解决消费投诉,营造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是南京市场监管局的工作重点。3月4日,南京市场监管局召开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暨“三大行动”推进会,孙宁局长在会上提出了专项工作落实意见,明确民生实事项目,以促进全市食品安全水平实现质的提升,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此外,南京市场监管局还组织召开家电行业现场会,组织全市中央商场、德基、苏宁易购等大型商贸企业和网络交易平台建立和实行消费维权首问负责和先行赔付制度,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今年春节期间,秦淮区市场监管局启动先行赔付机制,仅用3小时就解决了外地游客陈先生在夫子庙遭遇的消费纠纷,这项工作得到了南京市市长蓝绍敏及相关领导的充分肯定。
在顺应新时代要求的基础上,南京市场监管局学习传承“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创新消费纠纷调解机制,指导建邺区成立了全市首家消费纠纷快速调处中心,将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和人民调解“三调合一”,得到了市场监管总局、媒体的一致好评。
以消费投诉热点为监管靶向
开创商品抽检新模式
牵住商品监管的“牛鼻子”。2018年,南京市场监管局既关注消费投诉热点,更注重问题商品导向,大力推动商品质量监管日常抽检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为广大消费者创建了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2018年,南京市场监管局共抽检商品1357批次,与往年相比,抽检商品选择更加科学。一方面,根据社会普遍关注、12315平台消费者投诉举报较集中的品种、行业和场所,例如紧扣2017年投诉热点选定了手机、家电、纺织品服装和皮具鞋类商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项抽检;另一方面,依据区市场监管局上报的品种、数量和往年抽检合格率较低的商品,实行“你点我检”的“靶向式”、精准定点的商品抽检。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市场监管局不断发挥商品抽检的抓手作用,严格规范抽检程序,出台了《2018年全市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意见》。在抽检前,广泛调研;抽检中,做到“三个统一”:统一抽检流程、统一索取数据、统一现场笔录;抽检后,及时跟进,依法对不合格商品处罚结果进行公示,对违法经营主体加以限制,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管格局。
南京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全市流通领域电动自行车燃油助力车专项整治和柴油、汽油、车用尿素、油漆涂料、胶粘剂、洗涤用品商品质量专项整治。截至2018年11月底,全市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518件,罚没款入库5570.47万元。在3·15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环保销毁假冒伪劣商品活动,共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80吨,涉及20类110余个品种,案值600余万元,切实增强了消费者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以抽查检验为契机,南京市场监管局还注重结果运用,充分掌握了解重点商品监管的薄弱环节,以问题为导向,多措并举提升监管效能。2018年,南京市场监管局首次将各区市场监管局商品抽检工作及处理反馈情况列为南京市政府质量强市考核项目,强化基层对商品抽检工作的执行力。同时,不断推进抽检结果的引导作用,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及时发布商品抽检结果、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通过将商品质量抽检和放心消费工作相结合,2018年8月底,与市放心办、消协等部门,成功地举办了“品质消费 放心家电”科学消费大讲堂活动,放大了抽检工作效能。
以社会共治机制为桥梁纽带
探索放心消费新路径
保护消费者权益,营造放心消费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过去一年,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履行牵头职责,积极探索推动消费纠纷多元化调处新途径,大力构建政府主导、工商主抓、部门联动、企业自律、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消费维权社会共治体系,在全市开展放心消费创建、平安市场创建、农贸市场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根据省、市政府文件以及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南京市场监管局发挥市放心消费创建办公室的牵头作用,广泛征求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印发了《2018年南京市放心消费工作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全市放心消费创建工作目标,同时,将放心消费创建工作与文明诚信建设相结合,联合市文明办、民政局等单位积极开展诚信示范街区评选活动,在全市共培育出10家省级诚信品牌企业和910家省、市级先进、示范单位。
着力做好重点商圈的创建活动,以点带面,深化行业创建工作,充分发挥新街口、湖南路、夫子庙三大商圈的创建示范引领作用,新百、中央、大洋、沃尔玛等大型商家带头行动,率先开通了重要商品信息备案查询系统,开展一站式退换货及售后服务,日均处理400例退换货,成功率高达96%以上。
将放心消费创建活动与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极大地拓展了放心消费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在山西路、万达广场、新街口商圈等地广泛开展广场法律法规咨询和宣传活动;连续10年举办“万人面对面科学消费大讲堂”活动;全市各区积极开展“放心消费知识进社区”活动等,都成为南京放心消费创建的特色品牌。
市创建办还先后将餐饮、沐浴、美容美发、家具、汽车维修、装饰、快递、房地产、旅行社、通讯等20个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作为重点,制定了行业协会联席会议制度和行业企业创建实地考察标准,力争每个行业至少打造10家放心消费企业(店),集中力量改善民生消费环境,提高群众消费的满意度。2018年以来,先后培育放心消费参创单位50家,行业放心消费创建工作逐步深化。
南京市场监管局局长孙宁指出,面对新体制新形势新要求,2019年,市场监管局将准确把握职责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持统一的市场监管改革方向,以机构改革为契机,突出重点任务。在消费维权方面,努力构建消保维权长效机制,扩大商品抽检工作的覆盖面,继续推进放心消费工作的深入发展,打造有凝聚力、有战斗力、有影响力的监管机构,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