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份《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地图》发布
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和经济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重新意识到制造业的重要性,智能制造正在成为重塑世界各城市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日,由独立第三方城市大数据分析机构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联合经观城市与政府事务研究院共同制作完成《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发展趋势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基于对全球50个重要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详实统计和大数据分析,全景展现了世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的巨大潜能。《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和国内首份《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地图》随《报告》同步发布。
《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显示,这50个城市基本上都是世界传统制造业的中心城市,既有纽约、伦敦、东京这样的老牌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城市,也有苏州、天津、佛山等中国的新兴智能制造中心城市。
从榜单结果显示的整体实力来看,中国城市智能制造平均指数为0.4387,稍低于样本平均水平0.4642,远低于国外城市平均水平0.4842。其中,中国城市上海位列榜单第二、深圳第五、苏州第八、天津第十、北京第十五。美国所有样本城市均高于平均水平,中国22个样本城市中仅有6个城市高于平均水平。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指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各国提供了发展和转型的机遇,也给世界竞争力格局的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使得智能制造开始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战场,其本质上就是制造业的智能化过程。在这一轮激烈的智能制造竞争中,如何评价一个城市在世界竞争中的实力以及发展潜力?《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的评价体系主要由科研水平(25%)、智能生产(25%)、产业融合(20%)、发展潜力(15%)及政府扶持(15%)这五个一级指标构成,在这五个一级指标下,又分别设有15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并最终对这50个城市的表现进行排名,形成了《2019世界智能制造中心城市潜力榜》。从评价体系来看,影响智能制造最大的因素依然是科技创新。
虽然从榜单数据显示的结果来看,中国整体智能化水平较低,与国外水平相比仍有待提高,但在很多细分领域,一些中国城市已经在世界排名中占领了一席之地。比如,在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机构数量方面,北京(286)以微弱优势领先纽约(282),位居全球首位,上海、重庆、天津和广州也进入榜单前十。在智能制造企业数量方面,我国的苏州以高达6653的智造企业数量稳居全球第一。《报告》指出,中国为了推动智能制造发展,国家层面批准了一批国家级智能制造类试点项目共816个,地方层面则兴建了一批智能制造类产业园区共537家,这些项目和园区承载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城市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晴雨表。国内首份《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地图》形象地展现了中国城市在智能制造产业中的发展潜力和态势。
通过勾勒537家智能制造产业园的分布,可以看到,中国的“智能制造产业带”正在初步形成。在众多中国上榜城市中,新兴智能制造城市天津在很多单项指标中在全球排位中夺冠,其中,滨海新区成为天津智能制造产业的主要承载区,天津现有智能制造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滨海新区。
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张桂华指出,滨海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雄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关键节点。未来,滨海新区将从政策扶持、研发平台产业化、开放应用场景等方面加快实施步伐,构建智能制造创新生态,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