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网络百科的一个理念是“智慧共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但有些词条是收费推广,使得一些信息可能背离事实。比如曾经的E租宝,网络百科上有很多版本,这些信息很可能会导致消费者对企业的了解出现偏差,产生错误判断。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张新智表示,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开放类网络百科基本被少数几家搜索网站垄断,形态以文字和图片为主,数量庞大,检索快捷。但鱼龙混杂,内容质量与传统百科全书相去甚远,个别内容存在严重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知识性错误,且盗版猖獗。这些问题的出现,表面原因在于其开源性,人人可以创建和修改,同时缺乏严格的审核和专业的编辑。然而,实质原因是企业过度追求商业利益,将卖词条、做广告当成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重视不够,制度与政策层面的约束缺位也为其提供了寻租空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马汝军认为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写和审查机制值得网络百科借鉴:“我们编稿的原则是让最合适的人写最合适的内容,由众多权威专家编写词条。在审查上我们坚持多次校对和稿件三审责任制度,在编辑、出版、技术和道德上都力求规范,由此保证百科全书的科学、准确和权威。”
业内专家一致认为,网络百科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和法律底线,在发展过程中,一是要保护知识产权,明确定义侵犯知识产权的标准和处罚措施,并在用户中发起组建专业维权组织,同时设置投诉渠道;二是完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参与改进;三是提高专业水平,积极邀请更多领域专家直接参与网站管理,帮助提高内容的系统性和专业性。这样,才能最终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全面、准确、权威的知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网络百科才能真正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王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