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产线拓展到仓储物流,从医院、学校拓展到家庭
■本报记者 倪敏 文/摄
“目前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机器人融合发展的特征也越发明显,机器人运用场景不断丰富,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将机器人列为重要的突破领域。比如欧洲也列出了计划,美国、德国等等也都有相应的计划,全球的竞争创新步伐正在逐渐加快。”6月6日,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副秘书长梁靓表示,当今世界机器人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需要大家共同去解决。希望以世界机器人大赛为契机,搭建一个各国青少年互相包容、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平台,建立协同创新、携手共赢的文化,成为国际技术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自2015年以来,大赛共吸引了全球20余个国家近8万名选手参赛,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经过四年的培育发展,奠定了机器人行业全球顶级盛会的地位,成为了机器人领域政策制定、技术前沿、产业动态、应用示范的全球风向标和一年一度的思想盛典。由中国电子学会、保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将于7月25日在保定启幕。本届总决赛高手云集、群英荟萃,热点赛项与风暴竞技汇聚,预计有来自五大洲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支赛队,4000余名选手竞技比拼、巅峰对决。同时将邀请全球30余位机器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话机器人产业发展未来趋势。
梁靓表示:今年机器人大赛面临的时代背景更加独特,现在机器人已成为改变当今世界制造业的颠覆性工具,它在重塑全球产业的同时,带来更多的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不论是在制造,还是在生活方面。
数据统计,2018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超过了298.2亿美元,中国机器人市场的规模是87.4亿美元。但是我国机器人的应用人才缺口在20万左右,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将以20%到30%不等的缺口速度增长。
据世界机器人大赛组委会秘书长李洋介绍,今年赛事总共设了十余个大赛项目和二十余个分赛项目,预计将吸引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一千余支参赛队伍、四千余名选手来保定参加总决赛,其中包括两百余名国际选手。
本届大赛共设四大分赛事:共融机器人挑战赛和BCI脑控机器人大赛将继续作为高精尖类赛事进行扩容竞技,在不断提升大赛的专业程度的基础上,通过竞赛考察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助残康复、国防救援等方面的实际技术应用的科研成果,并为该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打造了一个同场竞技、共同交流及展示的全新平台。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作为科普类赛事展开青少年阶段角逐,其参赛规模超过历年,国际元素更丰富,将吸引世界范围内青少年群体的广泛参与,给各国热爱机器人技术的孩子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平台。此外,作为技能类赛事代表的机器人工业设计大赛,将充分发挥工业设计自身的成果转化优势,推动机器人工业设计与产业结合,激发应用技术人才向高端上游、技术研发等领域转型,促进机器人工业设计的整体发展和人才培养。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应用场景已从生产线拓展到仓储和物流,从医院和学校拓展到家庭。而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在携手推动机器人技术研发的同时,也将推动机器人行业的应用,降低应用的成本,让机器人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让人们共享科技进步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