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35名游客“被困”1小时成功脱险
市场监管总局在广州演练客运索道应急救援
作者:黄劼
图片


    图:演练现场。
■本报记者 黄劼 文/摄
  游客乘坐空中索道遇上意外事故,如何开展救援?6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备局联合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和广州市番禺区政府,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开展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获悉,这场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致力于提升客运索道应急能力,达到预防风险和遏制事故的目的。
模拟险情 索道骤停
  数据显示,在广东全省,正在使用的各类客运索道共有25条。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园区内的客运索道于2017年2月开始营运,是全球第一条三角形闭环运行索道。营运以来,客运索道一直受到游客的喜爱。此次索道应急救援演练活动,以长隆客运索道出现故障后如何进行应急救援来模拟演练。
  今年6月26日上午9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看到,游人陆续多了起来,此时已有不少游客坐进索道的缆车吊厢里观光游览。上午9时许,天空下起大雨,索道上10个正在运行的缆车吊厢突然停下来,有的缆车吊厢停在天鹅湖上空,有的停在半山腰。
  现场通报称,共有35名游客“被困”半空,其中有1位老人、1位残疾人、1位恐高者及两名儿童。
垂直救援 高效排险
  情况危急,地面工作人员发现情况后,马上汇报险情。技术维修人员接到险情后立即展开检查,查验判定索道的主电机和应急电机烧毁,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索道运行。
  地面工作人员决定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进行线路疏散,采用垂直救援的方式对被困乘客开展救援。随着演练总指挥一声令下,应急救援队伍携带救援工具从天鹅湖站和熊猫乐园站分别赶赴游客受困地点,实施垂直救援。
  记者在现场看到,由于索道下方地面情况复杂,救援人员使用行走小车、小飞人、高空作业车等多种工具,在险情区域的屋顶上空、天鹅湖面、山坡等多处同时实施救援。经过约1个小时救援,受困游客全部被安全转移到地面,过程高效快捷。
  救援演练过程按照事故发生、启动综合救援预案、上报事故信息、救援队伍到达现场、成立垂直救援指挥部、组织开展救援、成功救出被困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简单救护的程序规范开展。
  由于模拟的受困游客中有年长者、残疾人、恐高者和儿童,指挥部及时联系番禺区大石消防专业队和番禺区第二人民医院,动用了消防车和救护车到场协助救援和医疗救治。
  参与救援指挥 的 工 作 人员——广州长隆集团缆车分公司游艺设备部经理刘斌说,这次救援演练期间,虽然雨势较大增加了救援难度,但这在技术上可以克服,因为索道的滑轮和垂降本身是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救援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跟陌生的游客进行有效沟通,安抚好游客情绪,顺利开展救援。
应急演练 提升能力
  据介绍,此次客运索道应急救援演练是广东省2019年“安全生产月”的活动之一,以提升客运索道应急能力,达到预防风险和遏制事故的目的。演练以企业自救为主,设计了多种救援地理环境,涵盖水面、动物展区、商场屋顶、人员密集区域等复杂地形,模拟客运索道故障导致游客被困的事故应急救援全过程,以综合验证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及突发事件状态下企业的应急处置救援能力、救援人员的实战救援水平。
  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和番禺区人民政府有关负责人,现场观摩了演练。市场监管总局特种设备局局长贾国栋对演练活动进行总结时指出,客运索道是旅游观光中常见的特种设备,但其在为游客增加便利和趣味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危险性。本次演练检验了索道运营使用单位的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了企业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水平,为同类企业起到了示范作用。特种设备运营使用单位应切实提高应急救援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指出,在2019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为提升客运索道应急救援能力,达到预防风险和遏制事故的目的,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模拟事故状况和应急演练实战,可以对企业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适用性进行验证,对企业应急救援水平、救援人员正确快速应对、联合救援效率等进行检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35名游客“被困”1小时成功脱险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