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ETC争夺战”是竞争状态下的正常现象。但银行需明白的是,争取客户只是起点,提升服务才是关键。只有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源源不断的优质金融服务,“ETC争夺战”才有意义、有竞争力,银行才可能获得后续红利。
■余明辉
连日来,一张照片在银行从业者的微信朋友圈里广泛流传:炎炎烈日下,一名身着白衣黑裤的人俯身向一辆车窗紧闭的汽车前排窥探。图片的配文是“如果近期有人趴在你的车窗上瞄来瞄去,请不要报警。这是银行客户经理,在户外作业,只是想看看你装没装ETC(不停车收费系统)”。把银行客户经理“逼”成“户外劳动者”的,正是时下各大银行激战正酣的“ETC争夺战”。根据日前有关部门发布的文件,预计今年全国将有1亿用户新安装ETC,这让ETC成了今年的“硬核产业”。(据6月28日《黔西南日报》《青岛晚报》报道)
不排队、不停车、不付现,“秒过”高速公路收费站,高速ETC卡能有效解决收费站前排队问题,甚至省却收费站的存在,大大提升通行效率。原本是为了加速跨省收费站取消而推广和配套的ETC系统,没想到却成就了银行的大生意。正所谓有危也有机,取消跨省高速收费站,对收费站系统等来说,可能是一次挑战,但对银行来说,推行ETC却成了不折不扣的机遇。
各银行面对突然之间需求剧增的车装ETC,纷纷推出各种吸引消费者的优惠招数。这是银行的自由,也是其经营智慧的一种体现。但是,“抢滩ETC”的最终目的是吸引、留住消费者,“ETC争夺战”仅仅是个开始,后续还需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不难想到的是,各大银行发力争夺车载ETC客户,甚至不惜推出各种大幅优惠,表面看来是为借此轮推广车载ETC扩大占有率,根本原因却是各大银行看中了车主这一潜在的优质客户群体。推广车载ETC占有率是表象,发展更多优质客户以扩展其他业务才是根本。
从车主的角度来说,可能一时间被银行优惠政策吸引而捆绑银行卡。但要真正留住他们长期购买各项服务,银行尚需不断开发更优惠和具有吸引力的项目,不断提升使用便捷程度和金融服务水平。毕竟,目前来看,银行间服务竞争和项目竞争已经比较激烈,如果缺乏以客户为本的理念,或者满足于已有的服务项目和水平,终会被消费者“用脚投票”。如果银行因为后劲不足而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更便捷、更优惠服务的需求,其初始获得的ETC客户积累,也将失去核心的价值。
概言之,银行“ETC争夺战”是竞争状态下的正常现象。但银行需明白的是,争取客户只是起点,提升服务才是关键。只有让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源源不断的优质金融服务,“ETC争夺战”才有意义、有竞争力,银行才可能获得后续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