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打折 清仓 关店 撤出
快时尚风光不再
作者:王玥
图片


      打折、清仓、关店、撤出……近年来,曾经风头强劲的快时尚品牌面临着线下渠道不断缩减、业绩持续下滑的困境。
曾经风光十足
  快时尚品牌在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曾风光无限。据媒体报道,2006年ZARA首次进入中国,其在上海南京西路的店铺开业当天,狂热的粉丝排起了200米长队,这一事件也被业内人士视作快时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起点。短期内,ZARA、H&M、优衣库、GAP、C&A、Forever21等快时尚品牌在中国一二线城市快速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5年为快时尚发展的一个周期,当时间轴进入2011年,以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彼时,一线快时尚品牌的扩张速度维持在每年60%到70%左右,H&M甚至平均四天就会开出一家新店。
  一流的设计,二流的品质,三流的价格,如同快餐一样,快时尚服装一度引发年轻人追捧。
  快时尚,顾名思义就是“快速时尚”,指的就是服装企业能够跟随消费者需求变化及时推出时尚产品,制作周期短、上货时间快则是快时尚品牌的鲜明特点。在服装行业,从设计、采购到生产整个过程,通常要经历六至九个月的时间,单是设计的环节,就要花费两三个月。而一些快时尚品牌完成这整个流程只需要两个星期,轻松便占领了市场。
  正因如此,国内服装企业如太平鸟、森马、江南布衣等品牌,纷纷效仿快时尚的做法,加快了商品流转速度,根据销售情况来制订生产计划。
集体陷入泥沼
  近日,美国快时尚巨头Forever21透露,已经聘请了重组顾问,以帮助与债权人进行谈判,希望能通过关闭门店和贷款的方式来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避免提交破产保护申请。
  Forever21的命运并非个案。
  去年是快时尚品牌在中国市场最为艰难的一年,Topshop、NewLook、Forever21、Esprit等纷纷面临危机。去年8月,Topshop宣布将提前终止与中国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尚品网的合作,随后关闭了天猫旗舰店。此后,Topshop母公司Arcadia集团也申请破产并关闭所有的美国门店。去年12月,NewLook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和天猫旗舰店上宣布将关闭中国店铺和天猫旗舰店。
  除了上述退出中国市场的快时尚品牌外,还在“打拼”中的快时尚品牌近两年的发展速度也逐渐放缓。优衣库经历近十年来本土市场首次营收、利润双降;而瑞典快时尚品牌H&M则计划2019财年关闭160家店铺,新开店铺数控制在335家,从近几年来看属于最低水平。
快时尚怎么了
  快时尚品牌为何集体“沦陷”?
  据《中国商报》报道,从产品来说,快时尚品牌设计感较强,价格较为实惠,但同时有消费者表示,其服装质量一般,褪色、起球等问题比较常见。随着消费升级,人们对服装品质、设计风格甚至服装的独特性有了更多的要求。
  此外,“互联网的流行,让消费者可以在更广范围内比较商品的价格、款式、质量,这使得快时尚品牌的行业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有业内人士如是说,在淘宝平台上原创品牌越来越多,快时尚品牌的价格在这些小店铺面前优势全无。
  国内服装品牌的崛起加快了快时尚品牌的陨落。相比外来的快时尚品牌,国内本土服装从产品、渠道、营销等方面,更能深入地融入本土市场。例如李宁凭借着国潮之势三登国际时装周;森马升级店铺形象,减少同质化、加大差异化;UR采用买手主导产品设计的开发模式,每周每店进行两次更新;太平鸟推出多个子品牌以满足不同群体的购买需求。由此不难看出,国内本土服装品牌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快时尚品牌离场的速度。
  国金证券分析师吴劲草认为,快时尚品牌正在进入新的阶段,不论是对商业文化的理解、品牌接地气程度,还是渠道优势,国内本土品牌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王玥)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时尚】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快时尚风光不再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