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电信诈骗“魔高一尺”多元打击“道高一丈”
作者:董雅婷 任震宇
图片


    ■董雅婷 本报记者 任震宇
  当前正值一年一度的高校招生季,对于很多家长和学生来说,识别电信诈骗陷阱、保护人身财产安全是“后高考时代”的重中之重。
  在日前召开的2019(第十八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分论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论坛上,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副局长姜国利表示,在全国持续严打高压下,今年的发案率增幅回落,5月、6月两个月,发案率首次环比同比均下降。但面对电信诈骗的“套路升级”,还需更多的企业、组织主动履行责任,共同开创警企合作的新模式。
诈骗发案率首次同比下降
  2016年,山东女孩徐玉玉遭遇电信诈骗不幸去世的消息曾震惊全国,也引起政府部门对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度重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对电信诈骗案件的联动治理。在多部门的联合治理下,电信诈骗案件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新介绍,近年来,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体系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基础防范能力逐步形成,防范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经过全行业共同努力,截至2019年6月底,公安机关通报和用户举报诈骗数据比2018年下半年分别下降了41.4%和21.6%。
  姜国利也表示,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共抓获犯罪嫌疑人4万名,破获案件4.4万起,同比去年分别上升47.8%和6.6%,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112亿元,今年5月、6月两个单月全国发案总数更是首次出现了同比下降。
  姜国利认为,打击电信网络犯罪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得益于各大运营商和互联网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优势,在侦查打击和宣传防范等方面输出资源贡献力量。“只有更多的企业、组织、团队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共同开创警企合作的新模式,共同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才能为建设平安中国、法制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升级
  虽然打击电信诈骗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多位专家在论坛上表示,当前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仍然艰巨,部分重点地区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依然严峻,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问题依然突出,电信诈骗组织呈现出由境外向内地、沿海向内陆、重点地区向全国的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信息安全管理与运行中心总经理张滨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形势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几个特点:首先与热点事件呈显著的相关性,比如5月下旬,高考备考阶段泄题押题类诈骗非常多,6月下旬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变成了招生诈骗增多,而“双11”和“6·18”电商促销期间则是网购类诈骗案件的多发期。
  其次是诈骗日益精准化。张滨表示:“从内容上看,诈骗分子的身份冒充、编造虚假信息、骗术话术不断升级,迷惑性强,令人防不胜防。同时,科技化、多样化、隐蔽化、精准华、职业化等特点非常突出。”
  最后,与新型犯罪手段紧密结合也是电信诈骗案件的一个特点。张滨介绍说,当前,犯罪分子作案手段已从传统的依靠短信、电话诈骗发展到短信、电子邮件、电话、互联网、APP等新技术、新业务相结合的诈骗方式。“比如利用小型伪基站设备、智能群呼改号软件、高伪装的钓鱼网站、用户敏感信息大数据库等,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心理弱点不断翻新诈骗内容和作案手段。诈骗手法越来越隐蔽,在不与被害人直接接触的基础上,经过各种手段隐蔽或消除犯罪过程的各种信息和证据,给案件侦破增加了难度。同时,犯罪群体职业化趋势明显,他们分工负责,通过网上勾连进行合作,形成了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诈骗套路。”
  腾讯公司安全管理部高级总监黄凯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呈现出智能化、跨平台化、产业化的趋势。像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点技术已经被犯罪分子用于实施诈骗的各个环节中。比如上游黑产利用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突破互联网企业的验证码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和人工结合的方式实现打快码,或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获取号码资源进行恶意注册等。”
多元合作打击效果显著
  面对不断改进的电信诈骗形式,打击电信诈骗的手段也需要不断进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局长张新表示,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源头治理是根本,技术防范是关键。一方面要加强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要完善落实内部责任和管控体系,全面清理排查业务漏洞,加强新业务安全风险评估,积极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另一方面,在技术上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技术防范能力。
  以中国电信推出的智能码号服务为例,它能向消费者提示来电为什么类型的骚扰电话,消费者可以选择接听,也可以选择不接听。
  中国电信号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市场拓展部总经理方学明告诉记者:“经过实名认证的用户会进入白名单库,进入白名单库的用户在打电话时,会在对方手机上显示出来电名片,告诉对方来电的是谁,确保用户的安全提醒和电话接通。”
  腾讯公司于2018年正式上线的反诈骗防控系统“宾果”集预防和打击为一体,根据警方的警情和腾讯110收到的用户举报数据,结合腾讯安全云库的样本积累和司法判例研究,对各类诈骗犯罪行为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大数据分析。2019年,宾果系统再次升级,围绕仿冒公检法、刷单、贷款、冒充熟人等各类诈骗方式,准确率达到90%以上。据黄凯介绍,去年腾讯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各类网络黑灰产打击行动,协助各地公安机关共破获案件145件,抓获嫌疑人员超过3200人,涉案金额超过110亿元。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介绍说,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设立的12321举报中心作为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及广大网民之间联络的枢纽和沟通的窗口,在防范和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9年以来,12321举报中心共受理举报诈骗电话1.7万件次、诈骗电信预流号码42万件次,督促相关网站对涉嫌泄露个人隐私的3166条信息进行了删除。
  在本次的“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会同公安部刑事侦查局、中央网信办网络综合协调管理和执法督查局,组织阿里巴巴、腾讯等11家互联网企业签订了“重点互联网企业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责任书”,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加强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积极净化网络通信环境。
  张新说:“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需要全面配合共同推进,各个单位要建立信息协同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力量参与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去,形成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推动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互联】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电信诈骗“魔高一尺”多元打击“道高一丈”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