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作者:钟和


      本报讯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均对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影响社会和谐发展。
  7月23日,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雷正龙表示,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加强心理健康促进,有助于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公众幸福感、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当前公众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认知率仍比较低,缺乏对心理健康服务专业性、有效性的认识,这制约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要和利用。为此,亟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水平,使居民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求助信息,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出现问题及时寻求专业帮助。为此,本行动提出到2022和2030年,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0%和30%。专家分析认为,我国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将呈上升趋势,但随着心理健康工作的不断推进,将可以控制这些疾病患病率的上升趋势。为此,本行动提出焦虑障碍、抑郁症、失眠障碍患病率上升趋势减缓。
  据悉,社会和政府促进心理健康的九项行动措施包括: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构建心理服务网络;完善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培养与使用机制;强化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服务;规范发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职责;各行各业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开展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
  倡导个人和家庭维护心理健康的九项行动措施包括: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使用科学的方法缓解压力;重视睡眠健康;培养科学的运动习惯;正确认识常见情绪问题;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及时求助;精神疾病治疗要遵医嘱;关怀理解精神疾病患者;关注家庭成员心理状况。(钟和)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7 版:保健】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