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康宝莱“天使听见爱”专项慈善项目。 资料图片
直销最早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直销模式传入我国,随后开始了快速发展。2005年,中国政府根据国际直销监管的经验,结合中国实际,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和《禁止传销条例》,对中国直销业进行了严格规范。
我国直销行业中,外资直销企业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从2006年第一家外资直销企业拿到直销牌照,截至目前,我国公布的拿牌直销外资企业共有 33家,占全国直销企业的36.26%。外资直销企业依据两个条例,在满足消费者多样性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吸纳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增长,以及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得益于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2013年颁布的《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引》。外资直销企业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已经建立了自身的优势。这些企业将自身发展战略与中国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相协调,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在探寻社会问题解决方案的同时,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健康、教育、女性赋能、社区改善和灾害救助是外资直销企业履责重点
近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的市场格局、产业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外资直销企业而言,如何更加有效地融入中国发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成为核心议题。梳理外资直销企业履责重点领域可以看到,这些在华的外资直销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在营养健康、促进教育、社区改善、女性赋能和灾害救助等方面。
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推进居民健康水平的整体提升及健康产业的持续增长,成为政府的首要关注点。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许多外资直销企业将营养健康作为企业履责的重点关注领域。如康宝莱投资7亿元成立了“中国影响力发展投资计划”,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创新、扩大服务商运营的营养俱乐部普及率,并通过开展体重管理挑战赛、社区义诊等活动,为推动“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落地实施作出积极贡献。
关注儿童、青少年接受良好教育及健康成长,一直以来也是外资直销企业在华履责的重点领域。如安利发起的春苗营养计划等关注儿童营养健康改善、儿童及青少年成长教育项目,致力于儿童青少年发展。在为女性赋能方面,玫琳凯成立了女性创业基金助力女性创业、推动女性经济的发展。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外资直销企业通过与社区进行良好沟通,投注各方力量,发挥企业的特色和优势来解决社会问题。此外,灾害救助、灾后重建也是外资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合规管理是外资直销企业履责的未来重点方向
直销企业在我国的发展进程中,因行业的强监管特征,合规是直销行业履责的首要内容。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外资直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以合法合规为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公司在合规管理方面的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事项,坚守底线。在此基础上,调动企业的专业优势来解决社会问题。通过结合自身的业务特长、广泛的分布及社区影响力,在社会责任与企业业务之间构建联系,推动包括员工、直销人员在内的关键利益相关方参与责任共建。
同时,外资直销企业应将自身的发展战略与国际国内政策发展相协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全球通用的实践框架。2016年《中国落实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发布,中国政府也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各项目标作为相关政策制定的重要考量。外资直销企业可以应用SDGs对标企业发展核心议题,从而优化和升级现有的CSR体系。此外,2019年是建国70周年,是国家从精准扶贫政策向乡村振兴战略转变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打好三大攻坚战倒数第二年,企业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战略布局,更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及发展方针、紧跟最新国际发展趋势,从而能更有效地在应对社会、环境议题的同时发现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增长。(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