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取消达量限速套餐是变相涨价吗
作者:武晓莉
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中国电信全面停售达量限速版畅享套餐”的新闻,这几天上了热搜。而此前多年,通信运营商上热搜,基本上都是负面新闻。
  随着中国联通日前公布5G体验方案,3家基础电信运营商都已经正式开始了用户的5G体验。5G已至,随着中国电信新套餐的推出,饱受诟病的达量限速将取消,而广大用户更关心这是否意味着变相涨价?
不限量套餐的终结者
  中国电信发布的正式表述是:为进一步改善服务,保障用户畅快的上网体验,中国电信计划推出取消达量限速规则的畅享套餐。
  据记者了解,中国电信日前已下发了《关于调整电信畅享套餐的通知》,要求各省公司从即日起,开始切换“达量限速版畅享套餐”至“普通版畅享套餐”,并将于8月底前切换完毕,9月1日起全面停售达量限速版畅享套餐。从8月1日起,对原普通版畅享套餐进行优化。据悉,新的普通版畅享套餐,超出套餐流量后,将根据不同套餐价位提供套外流量。129元及以下套餐外流量费为5元/GB,199元及以上为3元/GB。
  中国电信称,停售达量限速套餐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达量限速带给用户的困扰,并进一步满足畅享套餐用户流量不限速的需求”。中国电信还要求各省公司提前做好切换计划,在宣传材料及营业员话术中,不可再出现“达量限速”“限速阈值”等概念,重点突出“达量不限速,不用不收钱”“流量不清零,这月用不完,下月接着用”等。
  显然,此前暗含达量限速的不限量套餐,被中国电信率先终结了。
不限量套餐饱受诟病
  最先推出不限量套餐的是中国联通。2017年2月,中国联通在国内率先发布了不限量“冰激凌套餐”,并陆续推出了几十款低价不限量套餐产品,有的套餐费甚至只有3元。为了争夺用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也相继跟进,推出了20元、49元等不同的不限量套餐。
  但此后用户发现,所谓不限量实际上隐含了达量限速的附加条件。达量限速是指月流量达到套餐上限后,会被严重限速。
  去年一位电信用户曾向记者投诉称:“所谓的不限量套餐非常坑人,40GB的4G流量用满之后,网速不是降到 3G,3G的带宽好歹有3.2Mbps,限速之后的带宽实际上只有256Kbps,相当于每秒下载速度只有20多K。”
  随着不限量套餐夸大宣传、隐藏限制条件、误导消费者等问题的暴露,工业和信息化部曾两次发文督促整改。2018年6月,工信部约谈了3家运营商,要求其整治不限量套餐。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运营商此后推出的畅享套餐,实际上就是不限量套餐、无限量套餐的变种,限速条款依然存在。
  达量限速的做法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中国电信在回应媒体时表示:“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益丰富,用户流量使用不断增长,对速率的要求更高,原来的达量限速套餐已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取消达量限速套餐,可进一步改善服务质量,保障用户畅快的上网体验。”
必须保障用户体验
  “运营商向即将规模化商用的5G时代又进了一步。”业内资深人士co-mobs公号运营者赵宇对记者说。
  在赵宇看来,面对5G,如果以看720P视频需要3Mbps为基准,意味着中国电信现网将很快迎来视频流量的冲击,这将是一个考验。取消达量限速规则就意味着套外流量的速率将保证用户上网体验。否则,大规模的视频流量冲击很有可能会间接影响其他基础电信业务,如VoLTE用户的语音体验。
  曾几何时,低价的不限量套餐给运营商发展用户带来了益处,但也助长了恶性竞争、降低了用户体验,导致流量经营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局面。赵宇认为,5G时代,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取消限速这一利好用户政策的出台,将引发中国电信自身网络的连锁反应,甚至有可能影响真正的5G实质布局。
  2018年中国电信的4G渗透率就已超过80%,4GDOU(平均每户每月上网流量)是5.5GB;工信部统计2018年全国用户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是4.42GB,到今年6月达到7.84GB。“在流量需求快速增长的当下,限速并不利于应对5G时代的竞争。”赵宇说,“20GB、40GB的流量套餐包很快就将不适用于5G时代。”
达量不限速涨价了吗
  终于说到了实质性问题。中国电信此次推出达量不限速套餐,是不是变相涨价了呢?通信行业专家付亮模拟几个使用场景,对套餐调整前后的月流量消费进行了对比分析。
  场景一:达不到限速阈值。调整前后,均按套餐收费,消费无变化。场景二:接近限速阈值,个别月份会超。调整前,按套餐收费;调整后,仍按套餐收费,但剩余流量可结转到下月清零。调整前后月通信消费一样,但调整后可使用更多的高速流量。场景三:经常超出阈值。调整前可继续使用(限速不增费);调整后月通信消费高于调整前,但可持续高速上网。场景四:月流量经常超出阈值,且用户订购了10元、20元、40元、60元的畅享提速包分别增加500MB、2GB、6GB、10GB高速流量。调整后,自动叠加5元/GB或3元/GB套餐外流量资费。调整后月通信消费明显低于调整前。场景五:某晚流量偷跑。调整前,达到阈值会自动限速,但不增费;调整后,超出阈值后,会自动叠加套餐外资费,但不会超过一个月600元的封顶费,调整后月通信消费会高于调整前。
  付亮说,从目前的用户分布看,符合场景一的用户占绝大多数,其月通信费没有受到影响;符合场景二的用户,月通信费没有变化,但使用高速流量更多;符合场景三的用户,调整前按限速后的速率使用,调整后月通信费会增加,但可继续高速上网;符合场景四的用户,调整后月通信消费明显低于调整前;符合场景五的用户,月通信费将有所提高。
  经常达量,且达量后限速使用的用户,旧的达量限速月费用更低;突发大量流量消费突破阈值,按调整后的方案会花钱更多。而其他三种场景,调整后都对用户有利或没有影响。这包括大部分用户,包括每个月都用不完的(最大比例用户)、达量后希望继续低价高速上网的(第二大比例用户)、经常使用流量到接近阈值的用户。
  对此次中国电信的举措,网友“悲了伤的白犀牛”总结说:“相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会很快跟进,毕竟低价不限量套餐是一种抱团自杀式的玩法,可能在特殊时期会被当作打击对手、抢夺用户的手段,但对于长期稳定健康经营的企业来说,摆脱价格战、回归理性、回归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正道。”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取消达量限速套餐是变相涨价吗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