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个人信息保护不容忽视
作者:夏冰


  关于ZAO,网上已经有那么多的文章和议论了。但在看了一些疑似替陌陌洗地的公号文章后,仍然觉得不吐不快。
  这些文章的观点不外几个:一是ZAO是一个好产品,病毒式营销也做得好;二是在技术上,ZAO这款产品拥有人工智能级别的人脸识别技术,和臭名昭著的Deepfake不可同日而语;三是称:“关于数据隐私这个问题,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其实现在主流的APP,都在侵犯你的隐私、获取你的数据。多数时候,作为用户你是很难处于主动选择状态的。因为很多软件并不会主动告诉你,它获取了你什么数据,也不会有人专门有时间去看用户协议。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个很难争辩的事情。”
  文章作者认为,商业公司收集用户数据,包括隐私数据的目的,有的只是为了优化自己的业务,进行更精准的营销和服务,但也不乏无良公司将数据卖给 “黑产”,这取决于公司的“良心”。ZAO的用户协议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现在用户对于隐私的关注可能要比以往更甚,因此但凡涉及到这类话题,人们都很难做到完全理性。
  还有人认为,只要用APP打开过照片,你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对运营者就不是秘密了,手机相册的安全早就不存在了。而AI换脸技术可能带来的肖像权等问题,除非用户不再相信这种视频,否则也没办法。
  而对于ZAO这种所谓的互联网产品如何变现的尝试,至少可以活跃一下遍地哀嚎的创投圈,吸引更多年轻人前赴后继。
  综其大意,可以概括为:个人隐私滥用已是事实,网友们就破罐破摔吧。
  笔者对此不能同意。抛开政府主管部门所做的努力不谈,首先,互联网企业对用户隐私的侵犯比较严重的确是现实,但在各界的努力下,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逐步觉醒。这次,上线三天就被禁用转发功能了,隐私条款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而下一步,明白的网友们都在盯着平台如何保障用户的退出机制,以及已经上传的用户隐私资料如何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透明、合法地彻底删除。其次,通过一次次的讨论和质疑,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被唤醒。比如此次事件,ZAO的APP评分急剧下降。而笔者身边的不少朋友也一改此前从来不看用户协议的习惯,准备看后再决定要不要继续。
  一个个个案的进步,必将带来行业现状的改善。
  笔者相信,随着政府、专家、企业、舆论和用户的共同努力,在隐私和方便、精准之间,一定会找到一条合理合法的路。而如果被侵权人破罐破摔放弃抗争,那才是互联网的真正不幸。(夏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网络】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个人信息保护不容忽视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