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蔚
近日,北京大兴区瀛海镇诞生了全国首个可出售的集体建设用地住宅项目,千呼万唤的集体土地进入住宅市场终于从梦想变成现实。更令人关注的是,其销售均价仅为周边商品房的1/3。
不久前,北京大兴区瀛海镇YZ00-0803-2010、2013A、2013B、2014、2016地块出让,北京上瑞置业有限公司以底价15.13亿元成交。挂牌文件显示,该地块将用于建设共有产权住房,其销售均价为2.9万元/平方米(含全装修费用),价格仅为附近商品房的1/3。
据介绍,该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为4.79万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10.81万平方米,容积率为2.5。在配套设施方面,该地块将配建一处幼儿园。为保证配套幼儿园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该项目实行统一规划,改变以往教育用地的划拨方式,同步研究教育用地与共有产权房建设配比的供地方式,由开发单位无偿代建后移交相关主管部门。
土地性质方面,本次挂牌出让的地块虽为集体建设用地,但与国有建设用地同责同权;土地所有权属于瀛海镇西一村和瀛海镇西二村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转让期限内的使用权属于地块的拆迁、腾退方——大兴区级集体土地联营公司北京兴福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此次集体土地首次用于共有产权房建设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此前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修改后的《土地管理法》获得了表决通过,法案删去了现行《土地管理法》中关于“从事非农业建设使用土地的必须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征为国有的原集体土地”的规定。也就是说,我国非农建设用地将不再“必须国有”。
据了解,早在2015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等33县(市、区)就被国土资源部确定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地区。作为北京市唯一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改革试点区,大兴区已出台40多项政策文件,实现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集体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由各级政府垄断建设用地供应的格局将大为改观。同时,随着土地供应多元化,地价将必然下行,进而拉动房价下行。
但是,也有的业内人士对集体土地入市的预期并不高,因为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要求,同时符合四个条件的集体土地方可入市:须是总体规划为工业、商业等经营性用途的集体土地;须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2/3以上成员同意;还得纳入地方政府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合理安排。
尤其是第四条,如果地方政府的年度规划中无利用集体土地的计划,即便村民集体全都想卖地,政府也不会放行入市。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如果放开集体用地的住宅类属性,对市场来说将有非常大的影响。从现在看,因为土地所有权属性还未改变,产权依然是集体,但巨大的土地差价依然会对住宅市场带来明显冲击。一旦这个政策在全国推广,即使只建设保障房,对市场影响也会很大。”
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执行主席顾云昌则认为,中国房地产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房价过快增长等问题,原因是住房供应和土地供应还比较单一。“我们有大量的集体土地没有按照市场规律进入房地产市场,尤其是大城市,土地供量少与房子需求大的矛盾没有解决,改革现有的土地供应制度将是保障房地产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