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也“吃草”外卖“买一切”夜间消费更活跃
图一:部分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2019年国庆假期夜间消费增长率
图二:2019年国庆假期美团平台消费群体各年龄段占比图
■本报记者 倪敏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不少人选择外出旅游,开启“逛吃逛吃”的假日模式。在旅游消费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点外卖已经成为“逛吃团”的打卡新方式。
美团发布的《十一外卖消费大数据》显示,2019年国庆期间,全国外卖订单同比增长43%,其中旅行外卖订单同比增长47%。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每逢佳节胖三斤”的尴尬,越来越多人假期也不忘坚持“吃草”,轻食订单同比增长128.8%。
从2019年国庆假期消费人群特征看,消费年轻化的特征进一步凸显。从美团平台预订数据看,包括吃喝玩乐游在内的全平台业务消费人群中,80后占比约为39.1%,90后占比达到51.7%,00后开始崭露头角,占比达到3.4%。这表明,90后和80后成为我国在线生活服务消费的主力军。
除了亲自去门店打卡以外,还有很多用户选择通过美团外卖下单,免受景区“人从众”的困扰。美团外卖大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旅行外卖订单增幅迅猛,达到47%。显然对于吃货们来说,旅行不过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点外卖而已。
深圳成为国庆假期外卖订单量最高的城市,北京位列第二,广州、上海、成都紧随其后,均为热门旅游城市。此外南京、杭州、武汉、重庆等旅游城市的外卖订单也都有大幅增长。
肠粉、麻辣抄手、生煎、热干面、鸭血粉丝汤等代表地方特色的小吃,则是用户在旅游景点下单最多的菜品。“出去玩的这几天,晚饭都是靠外卖解决的。都点的当地特色小吃。”从北京去哈尔滨游玩的周先生称,游玩的几天正赶上大降温,不想在景区附近挤来挤去,又不想苦苦地排队等,在酒店点外卖成为他和朋友主要的就餐方式。“吃草”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以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为主的轻食,已经成为很多都市白领的心头好,放假也不影响他们健康饮食的决心。“每逢佳节胖三斤”不再是节日的常态,更多用户在假期里也不忘健康饮食。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轻食品类订单数量增幅明显,达到128.8%,其中成都、大连、济南、沈阳的轻食订单增幅甚至超过200%。
与此同时,如今消费者在下单时,更青睐连锁化的餐饮品牌。美团外卖大数据显示,国庆长假期间,连锁餐饮品牌的订单增幅超过20%。消费者已经不满足于普通的快餐简餐,对外卖有了更高的要求,连锁的品质商家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除了餐饮外,越来越多的用户也习惯在外卖平台上“买一切”。美团闪购的数据显示,假期内,美团闪购订单同比增长了60%。增幅最快的品类是药品,同比增幅达到249%。此外生鲜品类也有大幅增长,同比增幅为135%。
饮用水、啤酒、感冒灵、可乐和琯溪红柚成为长假期间的TOP5商品。感冒灵成为受欢迎商品之一,显然是受假期大风降温天气的影响。而啤酒、饮料、矿泉水作为旅行必备佳品,高铁站和外卖平台共同印证了这一点。此外,充电宝、充电线、雨伞等物品的销量也有大幅增长。“深夜食堂”“博物馆奇妙夜”……夜间经济发展如火如荼,也为国庆假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
今年以来,北京、上海、成都、济南、三亚、长沙、厦门、南京、西安、南宁等多个城市出台了促进夜间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夜间服务消费需求,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2019年国庆假期,促进夜间消费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全国各地夜间旅游、夜间文化娱乐、聚餐等活动更加活跃。
从美团平台吃喝玩乐游等各品类夜间消费订单量增幅看,广州市夜间消费同比增长12.5%,在一线城市中位列榜首(深圳市同比增长6.9%、北京市和上海市均同比增长3.8%)。与一线城市相比,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增速更快,其中,青岛市同比增长28.5%,重庆市同比增长20.3%,长沙市同比增长18.1%,成都市和武汉市均同比增长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