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流传着这样一段视频:一位“专业人士”告诫大家,遇到液化气罐着火不能先关阀门,称“液化气起火一旦关阀门就会引发爆炸”。对此,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10月13日发布消息,指出这段视频中身穿白衣的“专业人士”根本不是消防人员,他讲解的内容也有问题,一旦遇到液化气罐着火,如果阀门完好,就一定要先关阀门。
短视频时代,有各种看点的视频成为众多“低头族”的最爱。就算你不想看,那些无孔不入的短视频也会“追”着让你看。像这种事关居家安全的视频,流量动辄10万+。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伪专家传播错误知识,危害也会被成倍放大:如有人遇到类似险情时如法炮制,想想都让人脊背发凉。
没错,消防部门站出来揭露并否定了“消防伪专家”荒唐危险的处置方式,但谁能保证那些观看过所谓“专业人士”视频的观众,后来又看到真专家的辟谣消息了呢?换句话说,即便是权威消防部门出来辟谣了、澄清了,也不能完全消除已经造成的影响、消除今后的安全隐患。因此,虽然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的做法值得肯定,但还是要对伪专家视频作进一步的深究。
这几年,随着法律法规的健全,越来越多在网络上随意散布不实信息甚至造谣起哄的“好事者”得到了应有的惩处。对那些散布错误火情处置方式的视频制作者,无论是出于赚取流量的目的还是为了取得经济利益的目的,既然他们敢于 “亮相”,有关部门就该“亮剑”,主动找上门去,除了批评教育,还要视情节轻重依法对其进行处罚,并责令他们向公众致歉,让他们为散布错误信息付出代价,保证今后不再 “嚣张”。
与此同时,不妨责令他们通过同一播出平台或渠道,刊播经消防部门权威澄清的关于液化气罐着火的正确处置方法,让这种“正能量10万+”冲抵以往的“负能量10万+”,以尽可能地挽回该视频造成的负面影响。
只有这样,诸如此类的“伪专家”打假,才能更快更好地取得实质性成果,并得到巩固。 (崔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