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双11”背后——
数字金融成为新动能
作者:聂国春
图片


    

图:花呗等分期消费已成为许多店家的促销招牌。
■本报记者 聂国春 文/摄
  11月11日零点刚过1分36秒,2019年天猫“双11”的成交总额就突破了100亿元,再次刷新纪录。12分49秒,突破500亿元,用时较去年缩短一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双11”一天的购物狂欢,其实是商家经营活动跨度长达3个多月的备战体现。记者了解到,数字金融正在成为天猫等“双11”商家做生意的“新武器”,更是拉动和保障消费的新动力。
花呗成网店新招牌
  近年来,消费分期已逐渐成为消费者的自觉行动。商家也看到了消费金融的作用,开始将消费分期业务作为促销的又一利器。记者观察发现,今年“双11”,商家的促销又有新动作——“本店可用花呗”。在天猫的品牌旗舰店里,几乎所有商家都把支持花呗分期免息作为卖点。
  作为支付宝的服务商,云纵集团感受特别强烈。云纵集团相关负责人牧月介绍说,在很多三四线甚至五六线城市,“双11”期间要求开通支付宝的商家大幅增多,问及原因,多数商家表示,因为消费者对于使用花呗支付有需求。
  蚂蚁金服数字金融总裁黄浩指出,开通花呗能够提高交易额,帮助商家更好地做生意。来自花呗的数据显示,在非“双11”期间,商家开通花呗以后,交易额平均能提高38%,交易用户平均增加32%。“双11”期间效应则更加明显:天猫“双11”预售期间,在花呗分期拉动下,交易额增速最快的类目是个人清洁、宠物商品和保健食品,增幅分别达到了20倍、5倍和4.6倍。“为帮助商家更好地做生意,蚂蚁金服今年不仅尝试为商家提供一键贴息功能,还根据场景为商家提供金融工具,在居然之家等家装场景提供借呗‘居秒贷’的专项额度。”黄浩介绍说,今年天猫商家已为800万商品开通了分期免息服务。
千亿贷款赋能“爆款”商品
  除了为消费者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相关金融机构也为品牌供应商助力。
  来自浙江慈溪的天猫店主余雪辉最近心情很好,他新推出的一款高颜值三明治早餐机成为了爆款产品。天猫“双11”数据显示,11月1日,这款三明治早餐机成为天猫“双11”卖得好、销量涨幅大的单品,销量比去年增了100倍。仅仅在天猫“双11”期间的一场直播中,这款产品5分钟内就卖出了8万台。
  “卖得太火爆了,预备的货源都告罄了。”余雪辉说,幸好大量备货需要的周转资金可以通过网商银行来解决,要不然就没钱补货了。
  贷款需求是商家备货状况的晴雨表。《天猫“双11”贷款报告》显示,今年“双11”,中小商家贷款需求极为旺盛,仅网商银行与其合作机构累计放款金额就将达到3000亿元,同比增长50%。商家在备战期间,人均贷款7次,有15万商家甚至超过了100次。京东供应链金融今年9月已开始全面助力京东零售生态商户备战“双11”,目前已累计服务30万家中小微企业和70万个体商户,历史累计放款量达6000亿元。
  旺盛贷款需求背后反映出小微商户贷款理念的变迁。网商银行行长金晓龙表示,近七成小店老板认为贷款商家要比非贷款商家具备更迅猛的发展势头。例如,四川康定的店主张大姐从2012年开始,已累计在网商银行贷款5000笔。“只要有订单就来借款,赚钱了立马还,每笔只用几天,利息只有几块钱。”张大姐表示,通过此种方式,几年过去她的年销量额已从10万元增至200万元,规模快速发展壮大。
网联和银行协作保障
  数字金融激活内需,支付的作用不容小觑。11月11日第一个小时,京东交易额同比涨幅达到320%,京东支付峰值同比涨幅达到327%,白条交易额实现10秒破亿元。
  天猫面临的支付考验更大。据蚂蚁金服副CTO程立说,“双11”最早要解决的是交易支付问题。2010年,第二个“双11”,交易峰值突增10倍,虽然有支付宝和银行连通的快捷支付,但银行系统支撑不了每秒成千上万笔交易,只差几秒整个系统就要全面崩溃。2014年后,基础支付系统才走向稳定。目前,“双11”支付系统每秒可处理48万笔交易,其效率是世界最大信用卡组织VISA的7.38倍。
  网联平台是国家级重要金融基础设施,通过连接支付机构和银行,集中处理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从而实现网络支付资金清算的集中化、规范化、透明化。据了解,网联提前几个月就开始做“双11”的保障筹备工作,“双11”前后更是严阵以待。网联平台规划的平稳处理能力为12万笔/秒,极值处理能力达到18万笔/秒。为保障“双11”支付顺利,与支付宝有对接的200多家银行也是早早开始支付容量的评估和升级,并进行高仿真的服务器压力测试。
  “为了让全球消费者在‘双11’当天感受顺畅的购物支付体验,我们和银行、网联平台密切配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黄浩说。
保险助力放心网购
  “双11”买买买,这种剁手的冲动在收到快递后终于冷静,不少消费者会选择退货。此时,退运险等保险产品就发挥了作用。
  退换货运费险由于全流程自动化程度高、投保便捷、保费低廉,是消费者网购时最常遇到的保险种类。其可在买卖双方产生退货请求时,根据合同约定对发生退货时的单程退货运费承担赔付责任。
  记者了解到,今年“双11”期间,天猫“退货免运费险”服务增加覆盖人群,可覆盖70%的天猫商家和“双11”商品(除部分大件、生鲜类目外),同时不再区分买家是否已“确认收货”,用户申请退货成功后都可获得运费赔付。京东安联财险也对退货运费险和手机碎屏险进行升级,包括流程优化和服务创新,力求提升商家与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还推出有“剁手族后悔药”之称的“体验无忧”服务产品,用户购买相应商品后,如果使用功能正常、无人为损坏,在体验期内,符合退货规则并扣除一定免赔后,可享受退货服务。
  拼多多则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保险产品,为消费者网上购物保驾护航。记者看到,在拼多多的千亿补贴计划中,拼多多与某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正品保证保险,承诺买到假货可凭鉴定报告发起理赔,假一赔十。
  据悉,“双11”有六大类70多款保险产品参与了销售,包括价格保证类、质量保证类、物流保障类、退换货保障类、售后维权保障类、信用履约保障类等。
  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购买手机碎屏险等保险产品时,要特别留意保险期限、理赔范围、免责条款等重要条款,对于描述不清的条款,最好先与销售平台确认清楚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3 版:理财】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数字金融成为新动能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