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山西省晋城市市场监管局在格林国际幼儿园设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联络点”。
■本报记者 孟刚
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山西省市场监管局以机构改革为契机,把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作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压实责任。山西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19年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方案》的安排部署,明确职责分工、具体任务、时间节点和贯彻落实措施,建立信息报送制度,并在守护好儿童玩具、学生用品、校服、校园跑道原材料产品的基础上,对媒体曝光和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儿童和学生用品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加大监管工作力度,有序组织对涉及儿童和学生用品的生产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全省52家学生校服生产企业,均建立了监督抽查情况和检查巡查情况的数据资料。
统筹规划,加大监管工作力度。山西省市场监管局将儿童玩具、学生文具、校服等产品作为监督抽查重点,不断提高抽查比重,扩大抽查范围,共组织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专项监督抽查570批次;重点针对校园周边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开展监督检查,共检查1124家;组织风险监测儿童玩具12批次,学生文具26批次;对存在问题的企业和商家开展行政指导、行政约谈101次。山西省共设立了18个“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点”,专门负责开展隐患排查和预警等工作。
广泛宣传,提升质量安全意识。以“三进”活动为抓手,联合教育、检测机构等相关部门,广泛开展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校园、进乡镇”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群众关心的儿童服装、学生文具等产品,先后组织太原、阳泉、晋城和晋中市场监管局深入社区、校园、幼儿园和乡镇开展守护儿童和学生用品质量安全主题活动。通过发放图书资料、讲解科普知识、接受咨询建议等方式,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深入宣传。晋城市市场监管局还将格林幼儿园确定为“消费品质量安全信息联络点”,鼓励老师、家长、儿童关注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反馈质量信息,为产品质量监管建言献策,形成产品质量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