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窗通”“一天全办好”惠及北京数十万企业
图一:企业开办服务大厅。
图二:新设企业一窗式服务区。
图三:申请人自助打印营业执照。
图四:指导自助填报。
图五:办理结果“服务包”(包含执照、公章、税控社保和发票)。
图六:“e窗通”平台首页。
图七:“一天拿执照 当天领发票”宣传页。
■本报记者 贾珺
2019年10月15日12点54分,北京慧极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开办“e窗通”服务平台提交了开办申请;13点04分,仅10分钟就审核通过;14点44分,企业公章就送达开办专区。“10分钟就能获取电子营业执照,当天就可以领到照、章、票,真是太快了!”该公司的办事人员毕先生难掩语气中的激动之情。
北京慧极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便捷开办经历,正是今年以来北京市对十几万家新开办企业推行“一天全办好”的改革红利的见证。
2018年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着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以“互联网+政务”为抓手,以流程整合再造为改革方向,牢牢把握“精简”和“整合”两个变革维度,通过大力推广“互联网+政务服务”,协同推出企业开办“e注册”新模式,在全市各区建立新设企业开办大厅,确定企业名称、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备案等业务合并办理,优化部门间数据交换机制,实现全程电子化申报全市覆盖,全市统一对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印章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减环节、缩时限、降成本,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全面提高企业开办效率。
企业开办全面进入“一次填报、一网提交、一窗办理、一天全办好”的“一时代”。自2019年1月中旬新版“e窗通”平台上线以来,12万余户企业享受到改革政策红利,“一天全办好”广泛惠及北京企业开办。
流程再造 一窗式通办
针对群众反映较强的多部门往返和多窗口填报问题,北京对标国际先进办法,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对企业开办涉及的市场监管、公安、税务、人力社保等多部门办事环节进行整合,全面实现了企业开办的“一窗办”,大幅降低了办事群众的“跑腿”成本。
一是重构网上服务。为有效解决开办企业申报中各部门多平台、多系统造成申请人重复申报材料的问题,北京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独立的网上“一站式”企业开办服务平台——“e窗通”平台,将企业申请营业执照、刻制公章、领用发票及“五险一金”用工信息采集等企业开办过程中可能办理的事项全部纳入,实现开办企业“一次提交,一网办好”。
申请人通过“e窗通”平台申请营业执照,系统自动生成电子材料,核准通过后直接生成电子档案,即时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取消刻制公章环节,新办企业不再需要与刻章企业发生联系,由政府免费为新办企业提供一套公章并与营业执照一并发放。整合员工信息采集,申请人在“e窗通”平台办理企业设立申请同时提交员工信息,系统自动审核,企业设立即完成员工“五险一金”登记,无须提交纸质材料,无须领取书面凭证。整合涉税事项申报包括领用发票、适用会计制度、经营项目类别和财务信息等涉税信息,与其他开办事项一次采集、一表填写。通过环节精简和整合,“e窗通”平台实现一个流程办开办,企业一次申报全部开办事项,审批通过后营业执照、公章与发票一并发放。
二是优化现场流程。为满足部分不熟悉网络、偏好现场办理的申请人的需求,北京在全市各区政务服务大厅按照统一标准,开设新企业开办服务专区,设置企业开办综合窗口,实现开办企业“只进一门、只对一窗”。
此前申请人需在各个部门来回跑,很多材料也要重复提交,综合窗口设置后仅需准备一套材料、填写一张表格,到一个窗口即可办理。由综合窗口人员负责前台全部对外服务工作,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的工作模式,为现场提交申请人提供“即时办理”服务,确保线上线下同一办理标准,最后一次性为申请人发放包括执照、公章和发票的办理结果“服务包”。
通过“e窗通”平台的进一步完善优化和企业开办综合服务窗口的设置,北京企业开办已彻底改变了“分头跑、挨个办”的办理方式,实现开办企业“只进一门,只对一窗”。2019年以来,全市95%以上的企业新设通过“e窗通”平台办理,企业开办效率大幅提升,制度性交易成本显著降低。
时间压缩 一天全办好
针对企业开办涉及部门多、内部衔接要求高、一般申请人专业性不高等现实情况,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联合行动,深入推进服务流程智能化、信息化再造,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开办企业跑出新速度,实现“一天全办好”。
一是减材料、并事项。打破部门界限,“e窗通”在数据采集上实现多表合一、多项合一,避免申请人重复填报数据和部门间重复提交同一材料。企业选择开办事项合并办理,可以一表填报所有事项所需内容,通过合并同类重复填报,共减少了申请人45%的数据填报量,压缩85%的网上办事环节。
二是智能填、自动审。“e窗通”实行智能化申报,通过将业务规则内化到系统中去,申请人填报时就进行自动化校验和提示,例如企业名称是否重名、股东人数是否符合规定、经营范围是否属于需要审批和备案的事项等,共有各类规则近200项,实现“申请行不行,即时就知晓”。优化实名登记认证方式,采用人脸识别、活体检测等识别技术,自动完成与公安部人口信息库的对比,扫扫脸、眨眨眼即时完成身份识别。电子签名技术实现“即时签、随地签”,经营范围规范化系统实现“菜单式”选填,员工“五险一金”信息登记实现系统即时自动审核,“e窗通”通过大量运用智能化、自动化技术,实现审批效率的大幅提升。
三是数据共享、并联办理。“e窗通”按照“一数一源、信息共享、一步办理”的原则,统一部门间信息共享交换标准,以申请营业执照核准后的登记数据为基准,统筹推进全市企业开办业务程序和数据对接。各部门无缝衔接,将过去串联审批的工作模式,改变为并联审批,系统只需一次性采集所需数据,通过数据即时共享各部门实现并行同步办理,审批时间大幅压减。
通过压缩时间改革,企业开办由2018年的5天办好,正式迈入“一次申请、一天全办好”的“一时代”。
北京慧极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10月15日12点54分在线提交材料,当天即完成执照、公章、发票所有业务的办理,该公司的办事人员毕先生对此表示非常意外,难以置信。“是这样的,现在企业开办通过‘e窗通’服务平台办理,新设企业营业执照、刻制公章、办理涉税事项、‘五险一金’、银行预约开户等均可以统一采集、合并办理,全部办事时间不超过一天。”办事大厅工作人员李梦璐向毕先生介绍道。
毕先生听完后,对东城区市场监管局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称赞不已。当天,毕先生顺利领取到了他申请设立的“北京慧极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装有营业执照、公章、发票和税控器具的服务包。毕先生表示,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真正做到了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一定会向身边人广泛宣传当前的改革新政,让更多的人参与改革、体验改革和认可改革。
认证电子化 一照走天下
针对“企业开办涉及的各个部门只能使用一证通作为企业身份认证标识”及“办理银行业务时还要求提供纸质营业执照”的问题,结合互联网时代证照电子化的发展趋势,秉持便民、高效原则,北京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实现开办企业的“一照通”,一照走天下。
一是明确电子证照效力。作为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地位的企业身份认证,电子营业执照所具有的免实体介质、不收费、安全性和便捷性等特点,代表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为实现企业开办各部门之间高速无缝衔接,推动政务业务全流程电子化,2019年4月28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推广工作的通知》(京政办发〔2019〕12号),明确了在北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电子营业执照具有与纸质营业执照同等的法律效力,是市场主体取得主体资格的合法凭证。电子营业执照不需要企业办事人员到现场领取,不产生费用,可以通过授权方式满足企业内部多个人员同时使用,办事人员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方式就可以随时完成身份认证,节省了企业办事成本。
二是落实电子证照用途。以北京市“一网通办”平台为基础,以便捷、高效、便民、利企为目标,推进电子营业执照与政务服务、税务、人力社保、统计、公积金、银行等部门的对接应用,稳步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各领域的广泛使用。企业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随时下载、实时验证、移动应用电子营业执照,自今年3月20日起,企业持电子营业执照已可在税务、社保、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办理相关业务,无须提供纸质营业执照,企业开办事项间实现无介质“一照通”。目前,北京在继续大力推动电子营业执照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以更好地便利群众办事创业。今后,北京电子营业执照应用范围将逐步扩大,并向着实现电子营业执照“一照通行”的目标迈进。
服务再创新 一次不用跑
以首善标准为要求,北京市企业开办各有关部门积极转变思路、创新突破,针对申请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延伸服务触角、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了企业开办“一次不用跑”,改革红利更加广泛地惠企利民。
一是延伸服务触角。北京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家门口的“窗口”优势,大胆创新,主动靠前服务,积极与银行机构合作开展企业开办业务合作服务。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办理自助网上登记、执照打印、档案查询等业务,同时支持银行网点为企业提供免费登记代理服务。东城、朝阳、丰台、大兴等区与银行达成合作协议,推出“政银合作”直通车业务,通过在银行网点增设咨询、受理窗口及自助机等设施,提供企业开办、税务登记、银行开户、融资贷款一站式服务;门头沟区与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7家银行组成移动政务站进驻辖区内高品质商业综合体,上门为商户办理证照等相关手续服务;通州区携手金融部门开启“银行自助打印执照”新模式,在银行大厅设置营业执照自助打印机,申请人可就近获取营业执照,极大便利了广大申请人。
二是拓宽服务领域。针对企业开办后的银行开户需求以及有关政府部门对企业开户信息的需求,北京创设性建立银行开户账户信息共享机制,在率先取消银行开户许可证的基础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及市税务局、人力社保局、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提高企业开办效率优化银行开户账户信息共享机制的通知》,企业在“e窗通”平台预约银行开户成功后,经企业授权,商业银行可以通过“e窗通”平台向相关部门推送企业银行账户信息项,实现企业银行账户信息的自动关联匹配,进一步减少了企业在银行和政府部门间的往返次数和业务办理时间,降低了企业办事成本,企业开办“一次不用跑”实现率再次提升。各项服务举措的创新,极大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有效激发了市场新活力新动能,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据统计,北京市市场主体数量从2014年的166.44万户骤升至目前的207.80万户,增幅达24.85%,2014-2018年新设企业年均增长18万户以上。
今后,北京市将在夯实改革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深化中央“放管服”改革决策部署,坚持不懈地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坚持首善标准,对标国际一流,持续升级完善“e窗通”系统,不断提高系统友好性,拓展更多服务功能,将“e窗通”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造成为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和信息化的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优体验、更多便利的“一窗办理”服务。
(本版图片均由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