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开始向相关保险机构、互联网机构及部分银行机构征求意见。业内外期待的互联网保险监管新规终于有望面世。
从2015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到如今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虽只有两字之差,却预示着互联网保险将迎来规范新时代。
从百亿元到2000亿元
我国互联网保险最早可追溯到1997年——中国保险信息网的诞生,这是我国保险行业最早的第三方网站。2012年,《保险代理、经纪公司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发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逐渐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从2012年到2018年,互联网保险迎来爆发期,保费收入从111亿元猛增到1889亿元。2018年“双11”当天,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国寿财险等13家保险公司联手蚂蚁保险为消费者、商家共提供6大类70种消费保险,投保保单突破了11亿单。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共有71家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共381.53亿元,同比增长16.89%。
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公司已经意识到互联网等新技术对保险业的影响不仅仅是销售渠道的变迁,还有产品、运营与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未来,保险将从营销场景互联网化向科技深度赋能保险演进,互联网将为保险业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正因为如此,互联网巨头也在加速布局互联网保险。2019年10月,360金融通过旗下子公司收购并100%持股广东众康永道保险经纪公司,拿到了一张保险中介牌照。这标志着继BATJ、头条、滴滴、美团点评等公司后,又一互联网巨头进入这一蓝海。
诸多问题逐渐暴露
不过,在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这一领域的同时,互联网保险所引发的销售误导、信息安全、资金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能力不足等风险也日渐凸显。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的2019年前三季度投诉数据显示,在财产保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中,众安在线以2924件位居第三位,同比增长117.72%;安心财险居第八位,共1344件,同比增长28.74%。而在涉嫌违法违规投诉中,四大互联网保险公司均上榜前十名,其中易安财险居首,安心财险、泰康在线、众安在线分列第二、第五和第九名。
虽然互联网保险同传统保险业务有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会影响互联网保险在一些评价指标上的表现,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数据揭示出互联网保险发展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银保监会在2019年10月印发的《关于开展银行保险机构侵害消费者权益乱象整治工作的通知》中就明确指出,互联网保险存在六大类问题:一是销售误导严重,在宣传销售时,为吸引消费者购买故意使用误导性词语组合,混淆和模糊保险责任,或者信息披露和告知不足,侵害消费者知情权;二是强制搭售现象严重,限制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三是保险公司、中介机构、第三方网络平台的角色定位边界不清晰,存在违规经营的风险;四是线上理赔管理不到位,线上线下理赔服务衔接不到位;五是发生争议纠纷时,销售平台和保险公司相互推诿、处理时间冗长;六是投保信息未能完整保存,存在较大隐患。
规范监管正在路上
针对互联网保险的问题,监管部门除了处罚违规险企和第三方销售平台外,更是首次点名批评易安财险。为了从制度上、根本上规范互联网保险,银保监会成立了由12个业务部门和单位组成的互联网保险监管领导小组,牵头起草了《办法》。《办法》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对营销宣传和销售环节进行规定,同时也对产品管理、核保承保、批改保全、查勘理赔、投诉管理、信息披露、网络安全等全链条、全流程进行规范。同时,《办法》坚持机构持牌、人员持证,厘清保险法人机构、第三方平台和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界限,压实紧盯持牌机构主体责任,全方位保护消费者权益。此外,《办法》对第三方平台有收有放,实行分类管理,而不是对第三方平台进行一刀切,这为其发展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办法》增设了惩罚章节——第六章,法律责任。罚则罗列了非法经营、主体不合格、营销宣传机构不符合条件、从业人员违规营销宣传、营销宣传合作机构其他违规行为、保险机构其他违规行为、保险机构违反信息披露及营销宣传要求、保险机构其他违规行为等14种违规处罚行为,每一条都剑指互联网保险的顽疾。
业内人士指出,《办法》大概率会在2020年正式推出,届时互联网保险将迎来规范发展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