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河北推行气瓶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逾180万只气瓶“一瓶一码”
作者:李建


  本报石家庄讯(记者李建)记者从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了解到,目前,河北省气瓶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平台已经建成,全省逾180万只液化石油气钢瓶(以下简称气瓶)实现“一瓶一码”管理,占已办理气瓶使用登记总数的80%。据悉,全省利用一个平台对气瓶实行信息化管理,河北此举走在了全国前列。
  该平台以二维码电子标签、智能角阀等为载体,利用信息化手段从充装、检验、销售、使用等环节对气瓶进行可追溯式监管。通过对每只气瓶加挂电子“身份证”,建立气瓶电子信息库,实现气瓶充装与气瓶信息识别网络连锁控制,确保气瓶充装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气瓶即俗称的“液化气罐”,是流动小餐车和临街小型餐馆的“标配”,在学校、商场和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也随处可见。河北省已办理使用登记的气瓶多达224万只,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强、使用环境条件复杂,是公认的监管难点。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从气瓶安全整治和信息化建设两方面着手加强气瓶安全监管。一方面,2019年以来,全省持续开展气瓶充装“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住建厅、省应急管理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公安厅等五部门不断加强气瓶充装单位监管,严厉查处充装超期未检、报废气瓶行为,整治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等问题,取缔非法充装站13个,查处充装超期未检气瓶433只,收缴报废气瓶11127只,经济处罚160余万元。另一方面,实施气瓶信息化监管。目前,全省610余家气瓶充装站基本实现信息化管理。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1 版:要闻·导读】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逾180万只气瓶“一瓶一码”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