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聂国春
快手10亿元、抖音20亿元、京东金融10亿元、支付宝5亿元、百度5亿元……春节将至,红包大战一触即发。抢红包的游戏怎么玩?这些平台为什么要全民撒钱?在抢红包时要注意些什么?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百亿元春节红包开抢
1月18日,华女士终于从好友处沾到了“敬业福“,集齐了“五福”,可以坐等开奖了。“虽然最终领到的红包可能只有几块钱,但我很喜欢这个集‘五福’的过程。”已经连续5年参与支付宝集“五福”的华女士对记者说。
据了解,支付宝集“五福”活动自1月14日启动。截至1月19日,已有近亿人次集齐“五福”,他们将在除夕夜瓜分5亿元现金红包。今年,集“五福”除了AR扫福字、蚂蚁森林帮人浇水、走路、拜年等得福卡外,还有两大新玩法——“全家福”和“福满全球”。实际上,今年的“全家福”是在去年“花花卡”基础上升级而来,寓意“福传万家”,中奖权益也从“帮个人还全年花呗”升级为“帮全家还全年花呗”。“全家福”中奖后,可帮还花呗18888元。若你和家人一起组建“我的家”,奖品金额将提高至48888元,全家均可使用,大奖共888份。
新浪微博的红包玩法与支付宝差不多。1月9日至24日期间,用户在微博集齐6种开运卡,即可合成鸿运红包,瓜分1亿元。
百度的“好运中国年”红包活动拿出5亿元现金红包,有“集好运卡”“团圆红包”两种玩法,还增加了限量版“金鼠”等奖品。
抖音也推出了“发财中国年”活动,集卡、玩游戏齐上阵,瓜分20亿元现金红包。
互联网巨头旗下的各金融平台为了留存用户也增加了新打法。2020年北京台春晚的独家特约赞助商度小满金融宣布,从1月21日起,度小满金融将开启红包活动,在大年初一(1月25日)晚,用户收看北京台春晚,下载度小满金融APP,最高领3888元现金红包。活动期间,用户在度小满金融“红包雨”首页还可领取理财、信贷、保险大礼包。京东金融联合快手在春晚红包互动时发放10亿元金贴奖励。用户通过参与活动有机会抽取10-100元红包,完成活动指定任务后可获得随机数额的红包,红包金额满100元后可提现至金贴账户,在后续购物过程中使用京东支付可用金贴抵扣支付金额。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除了BAT以外,更多的短视频、电商平台加入了春节现金红包营销活动,既有“抱紧”央视的各领域合作补贴,也有自行开启的多玩法奖励机制。其中,快手如愿以偿成为鼠年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据了解,鼠年央视春晚的快手红包互动主题为“点赞中国年”,采用视频互动玩法抢红包,红包金额为10亿元,创历史新高。整个春节红包大战中,快手将送出20亿元红包,比BAT都要豪气。腾讯微视和抖音也不甘示弱,分别撒币10亿元和20亿元。
此外,作为2020春晚独家电商合作伙伴,淘宝将在除夕夜为5万名消费者清空购物车。“聚划算”为春晚带来10亿元补贴,整个春节期间聚划算的补贴总额达20亿元。
激活场景留存用户
5亿元、10亿元、百亿元补贴的营销噱头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用户的参与和消费热情,那么,这些各自领域的巨头为什么要疯狂撒钱呢?
记者在支付宝APP看到,除集了“五福”,支付宝还有很多做游戏任务领取红包的玩法。例如,用户开通余额宝、购买一份基金产品,就视为完成一个任务,可以获得相应的红包奖励。抖音平台虽然是直接给予现金红包,但用户得注册登录,绑定银行卡,才能将领到的红包提取出来。这一打法和当初微信红包拉新的策略类似。腾讯理财通推出砸金蛋有机会瓜分1亿元红包的活动。用户参与砸金蛋,完成指定的任务与活动,就有机会获得可兑换成奖励的积分红包、现金红包、基金份额、浮收/固收抵扣券、以及固收体验金等奖励。在平台拥有1000元以上理财资产的用户,还有机会获得年度最幸运锦鲤大奖。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用红包换用户时间、获取流量才是本质。各平台提现前基本都要求用户先完成实名认证、绑定银行卡等操作,这可以迅速积累起海量用户,有利于帮助其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激活业务和消费场景。另一方面,对于曾经的互联网金融巨头来说,春节红包则是为了留存用户,通过尽可能多的产品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理财体验。
据了解,百度APP在2019年春晚当天DAU暴涨1亿,获得了用户与流量的高增长,但节后同样出现了迅速下滑。因此,在业内人士看来,留存和转化用户才是关键。
信息安全不容忽视
从2016年开始,支付宝集“五福”活动逐渐成为了新年俗。不过,随着活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盯上这一活动。有的骗子在网上发布出售“五福”的信息,一旦有人联系,骗子就会诱导对方添加QQ、微信,然后要求发不同金额的红包,并表示在收到红包后兑现“福”字。也有一些骗子借互换“五福”诱导人扫二维码加入微信群,当受害人扫描植入木马病毒的二维码链接的页面后,嫌疑人盗取受害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进一步实施诈骗活动。
记者注意到,要完成各平台的红包任务玩法,用户需要购买一些互联网理财产品,或者注册某项业务。不过,多数用户在玩游戏时,并没有仔细阅读相应的注册开通协议,而是直接点击“同意”。事实上,有的红包任务中,一些平台还要求用户选择绑定通讯录、分享位置、注册信贷平台、面部信息录入、声音识别等。
对此,有些用户表示担忧。某平台用户彭先生对记者表示,虽然看着各家平台瓜分的红包数额很大,都是十几二十亿元,但真正抢到手后可能就几块钱。为此,需要用户不断注册、拉人、做任务,其中风险不少,感觉不值当。
记者了解到,《人民日报》在其过往评论春晚红包活动文章中指出:“有不法分子借此机会制作虚假的二维码或分享链接,一旦用户扫描或点击链接,就有可能被盗取个人信息甚至被盗取钱财。”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近期监管部门加强了个人信息的保护,并通报了一批不合规的APP平台。对于参与春节红包大战的平台来说,应该在获取个人信息方面严格遵守监管部门的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要注意保护个人的隐私,对于过度采集个人信息的情况要注意。尤其是对于平台以外的人,扫二维码或者打开链接时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