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发布羽绒服装比较试验结果
■姜馨 本报记者 万晓东 李建
近日,由北京、天津、河北省三地消费者组织组成的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针对“羽绒服”质量开展了一次比较试验,结果发现,部分羽绒服产品充绒量实测值与明示值不符。
采样
本次比较试验样品是由京津冀三地消费者组织的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在西单商场、君太百货、金源燕莎MALL店、名舍奥莱等商场及京东商城、天猫商城、苏宁易购、拼多多、当当网、唯品会、小米有品、网易严选等网购平台随机购买。其中实体店购买27件,网购平台购买123件,购买价格从 43.2元到 2499元不等。
测试依据
本次比较试验依据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T5296.4-2012《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GB/T29862-2013《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GB/T14272-2011《羽绒服装》等标准,对样品的外观质量、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甲醛含量、pH值、含绒量、绒子含量、蓬松度、充绒量偏差、防钻绒性等项目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仅对样品负责。
测试结果
实体店销售的羽绒服装整体质量较好,消费者可以放心选购。电商平台销售的羽绒服装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要精心选购,留存购物凭证。经测试,150件样品中共有30件存在问题,其中2件样品用粉碎毛冒充羽绒,30件样品存在质量问题,7件样品产品使用说明缺项或有误。
经测试,标称品牌为“韩丝洛2019立领连帽秋冬新款轻薄羽绒服女韩版短款胖妹妹大码外套”和标称品牌为“妮飞 立领连帽秋冬新款轻薄羽绒服女短款大码羽绒服女”的两款羽绒服,以粉碎毛冒充羽绒。
指标解读
含绒量和绒子含量
含绒量是指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它是衡量羽绒服装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标准要求含绒量最低偏差为明示值的-3%;绒子含量是指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占羽绒羽毛的百分比。绒子含量越高,产品的品质越好。按照国家标准GB/T14272-2011《羽绒服装》的规定,羽绒服装的绒子含量不低于其含绒量标注值的90%,如标注含绒量为90%,其绒子含量的实测值应大于或等于81%。
经测试,“杉杉”“THENORTHFACE(北面)”等14件样品含绒量及绒子含量未达到国家标准。
充绒量
充绒量指一件羽绒服填充的全部羽绒的重量。同等含绒量的情况下充绒量越高,表示填充的羽绒越多,能容纳的静止空气越多,保暖性越好。
GB/T14272-2011《羽绒服装》规定羽绒服装应明示充绒量,且成品的充绒量与明示值的偏差不小于-5%,也就是羽绒服中实际填充的羽绒含量不得低于明示的95%。
经测试,“H&M”“Yessing”等14件样品的充绒量未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蓬松度
蓬松度代表羽毛羽绒的弹性程度,是度量羽绒保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指在一定直径的容器内,一定量的羽绒羽毛样品在规定的压力下所占的体积。蓬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羽绒服装的回弹性、保暖性和舒适性。既定的羽绒重量下,占用的空间越大,则蓬松度越好,保暖性更高。
经测试,“弗洛拉”和“熙兰雅”这两个品牌的样品蓬松度指标未达标相关标准要求。
标注说明
通过比较试验还发现,有6件样品纤维含量标注与实值不符,9件样品使用说明缺项或有误;所有样品外观质量、甲醛含量、pH值、防钻绒性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消费提示
注意含绒量和充绒量
避免购买到填充物为粉碎毛的假冒羽绒服,消费者可将羽绒服放松铺平,让其自然恢复后用手按压羽绒服,随即将手松开,如果很快恢复原状的,说明羽绒的蓬松度良好。如回弹很慢,说明填充料质量欠佳。如根本无回弹性,则填充料很可能是鸡毛或是其他长毛片的粉碎毛。
消费者在选购羽绒服时,首要关注羽绒服标签上明示的含绒量和充绒量。含绒量越高,一般羽绒的保暖性也就越好。选购时羽绒服的含绒量一般以70%及以上的为宜,不要相信含绒量100%的说法。充绒量代表了这件衣物中羽绒的重量,如果是户外穿着,可以选择充绒量相对较高的羽绒服。
消费者在购买时,如发现羽绒服的面料或里料表面有较明显的毛丝钻出,就有可能穿着后会钻绒,但少量的羽丝从线缝中钻出属正常现象。购买时用鼻子闻一下羽绒服气味,看有无刺激性气味,避免选购味重刺鼻的商品。
羽绒服价格一般以适中为宜,如价格过低,则羽绒内在质量无法保证。注意查看羽绒服上的标记是否齐全,如厂名、厂址、面里料的纤维含量、羽绒的种类、含绒量、充绒量、质量等级、维护方法、执行标准等。消费者购买羽绒服时应索要正规票据,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