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正式开始,不少消费者的返乡、旅行计划也开始了。近日有读者反映,因为澳洲大火,他报名的澳洲跟团游被取消了,而且旅行社表示,由于是“不可抗力”,所以一部分费用无法退还。
1月20日,本报公众号发布了针对“不可抗力”的解读和调研,结果发现,在参与调研的消费者中,报名跟团游却遭遇“不可抗力”的比例高达46%,但仅有23%的消费者对其有所了解,这很容易让消费者还未出行,就增添许多不快。
30%消费者愿为“不可抗力”买单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现实中,它包括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天灾,也包括游行、罢工、军事行动等人祸。比如去年的“利奇马台风”、今年的澳洲大火均属于不可抗力范围。但根据调研结果,7%的消费者对不可抗力完全不了解,69%的消费者表示“稍微了解”。
那么,跟团游遭遇不可抗力,旅行社不愿意退全款的原因又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记者走访后了解到,跟团游涉及机票、酒店、景点、巴士等各个环节,如果是出境游,还需要准备签证,产生多种预支付的费用,在这些费用里,的确存在不可取消或退还的部分。
但由于消费者对不可抗力不够了解,调研中,超过60%的消费者表示,不愿意为其买单,这也造成了消费者和旅行社、旅行平台之间的诸多误会。
可购保险挽回损失
针对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许多消费者疑惑:旅行社或旅行网站是否需要负责?
在接受采访时,劲旅网CEO魏长仁表示:“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均将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件,中国也不例外。根据《旅游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遇到不可抗力时,旅行社、旅行网站等平台可以依法免责,无需退还已支付费用中不可取消的部分。部分旅行网站会尽力为消费者争取更多可退回的费用,甚至对消费者进行其他形式的补偿,实质上是与消费者共同承担损失。”
据悉,面对不可抗力,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旅程延误”“旅行变更”等相关保险,或选择“免费取消”的房型来避免损失。部分预订平台,例如携程,还设立了“重大自然灾害保障基金”和全球SOS救援平台,在过去20年里,帮客人挽回6亿元经济损失,在重大灾难面前,也更能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安全。 (武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