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国潮”扮靓新春
作者:庞建新
图片
图片


    图:春节前,不少消费者在四联美发理发。 郝军/摄
■本报记者 庞建新
  从围炉守岁、拱手作揖到旅游度假、视频拜年,时代在变,过年的方式也在变,但辞旧迎新主题没变,那份仪式感长存。穿新衣,辞旧岁,每个人在新年里将自己打扮得喜气洋洋、漂漂亮亮,仍是最传统的过节习俗。当下各个老字号文创产品风靡,传统文化以新方式登场,掀起一波“国潮”妆点新春的热潮。
从头来,好彩头
  “过年不烫头,人生路白走”。网友们纷纷戏称过年辞旧迎新应“从头”靓起。地道的“京片儿”、80后消费者李先生,每年都会带着老父亲来到北京王府井四联美发,“拱三茬”“剃光头”,图的就是传统老手艺能带来个好彩头。
  老话儿讲究“正月里不理发”,除夕前京城里的美发店生意红火,需排队等候,而王府井大街的四联美发更是人声鼎沸,有不少消费者为了赶在年关前理发,凌晨五六点钟就过来排队。无声吹风、理发、绞脸、手盘扁卷造型、手盘空心卷造型、刷波浪造型……四联美发的老手艺堪称“一绝”,备受老顾客追捧,也吸引年轻消费者慕名前来体验。
穿新鞋,走新路
  没有一双潮鞋,怎敢自称潮人。潮鞋不仅意味着新潮牌,老字号也能潮起来。内联升今年的“非你莫鼠”贺岁限定系列将文身艺术带入非遗制鞋技艺中,既重视传承又追赶潮流,不断向时尚靠拢,这就是百年潮牌的态度主张。同为百年老店的同升和今年则上市了一款高端商务皮鞋,百余道手工工艺,融入现代流行的时尚元素,追赶审美潮流,让人们相信“京派手工沿条缝绱工艺皮鞋是有温度的”。
  百年前,内联升、同升和引领的是当时的时尚,现如今他们引领的新一波“国潮”,他们的一系列“国潮”产品越来越受到90后、00后年轻人和潮流人士喜爱,这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
着汉服,秀时尚
除夕意味着要除旧迎新,来年另换新岁,过年穿新衣也含送旧迎新之意。多姿多彩的春节新衣,把节日的气氛烘托得更加浓烈。女性的旗袍尽显中国古典优雅之美,而男士的中山装则彰显持重、大方。每年春节前夕,以北京瑞蚨祥、上海的龙凤旗袍为代表的一些著名服装老字号都迎来一波定制高峰。
  如今“穿着汉服去故宫”成为一种潮流,95后姑娘小孟痴爱古装,“打卡”故宫拍照必着汉服。汉服成为年轻人中春节秀场新风潮。春节旅游胜地或者繁华的商业街上,常能看到一些姑娘、小伙身着汉服,梳着古典的发型,仙气十足,又凸显个性,让人有穿越时空之感。
戴饰品,显气质
  春节秀场,除了新衣服、新鞋子这些常规新年必要装备外,还可以买一件黄金珠宝饰品过大年,以示隆重与尊重。约朋友、串亲戚等各种社交场合,搭配黄金珠宝饰品,端庄优雅,落落大方,气质尽显,即使小小的耳钉也能点亮整体造型。
  中国人喜欢佩戴玉石,从古至今玉石被视为天地精华的结晶,象征着祥瑞。菜百首饰今年推出了多款富有设计感的原创金玉饰品,如文化创意珠宝“祈福”系列,以天坛圜丘和祈年殿为创意元素,用18K黄金和各色玉石打造,寓意金玉满堂。饰品与中式吉服搭配相得益彰,与时尚礼服搭配则有中西合璧之感,是不少人新春扮靓的“终极武器”。
  国潮文化在春节穿戴潮流中尽显“风骚”。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老字号研究专家张景云表示,当下人们越来越有民族文化自信,“国潮”成为一种新的流行时尚。老字号品牌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不再是“老套”“过时”的符号,而是与人们内心对生活的美好希冀的 深层 文化诉求 相契合。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新春专题】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国潮”扮靓新春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