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刚
供应零食的餐饮单位要停止供应,餐厅应减少桌子数量拉开距离,禁止购买、饲养、宰杀活禽畜,装外卖的容器甚至交通工具也要消毒……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餐饮渠道传播扩散,保障消费者健康,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全国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委员会、美团点评集团近日联合制定了《餐饮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防控服务指南(暂行)》(以下简称 《指南》)。《指南》指出,在未来的服务接待活动中,根据行业特点,识别病毒的传播途径,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少、控制传播,是行业未来一段时间服务消费者的前提。
《指南》共包括9大内容,包括经营服务规范、经营场所要求、服务提供要求、采购进货等方面。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打喷嚏、咳嗽等)和接触传播(用接触过病毒的手挖鼻孔、揉眼睛等)。《指南》提出,凡在疫情严重地区,经营单位应取得有关部门的允许,方可开展经营服务。若没有得到允许,经营单位应告知顾客并取得理解,应有专人轮流值班,保持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在疫情防控解除前,未经上级允许,停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平日给客人提供零食的经营单位,应停止供应到疫情结束。有条件的经营企业可减少桌椅摆放以加大就餐者之间的距离,也可采用分餐制。内部食堂等经营单位应考虑集中供应,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服务提供方式。
在采购进货管理方面,《指南》明确,禁止采购不明来源的食材,严禁经营、储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肉类来源可追溯,尤其是加强对猪肉“两证一报告”的查验,杜绝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当前,餐饮外卖服务是很多人的选择。《指南》发布了外卖服务规范,要求外卖配送员盛放食物的容器、配送中的交通工具,均应符合消毒要求。明确按无接触配送服务规范标准,避免配送过程中面对面与顾客接触。同时强调,应在平时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频次。下线野味餐品,并坚决不予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