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广汽员工赴口罩生产企业学习。
图二:车企转产口罩,在原材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本报记者 吴博峰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出现医用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短缺现象。为了解决各地“一罩难求”的现象,汽车企业发挥其生产制造优势,联合供应商转产口罩、消毒液等重要物资,及时为抗疫助力。
2月6日,上汽通用五菱发布消息称,在广西区、柳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联合供应商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用实际行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当前,作为有责任、敢担当的自主品牌车企,上汽通用五菱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疫情初期,通过海外采购、支持防疫用车等方式支援防疫一线。同时,第一时间推出了五大关爱服务行动,首先承担了本品牌车辆对于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用物资或捐赠疫区物资运输的道路救援费用,确保供需车辆按期抵达。据五菱方面介绍,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当下缺的不是资金,而是物资,特别是口罩供应缺口大。于是,上汽通用五菱紧急联系了供应链伙伴,找到一家生产隔音棉的供应商,具备改造后紧急生产口罩的能力,在得到广西区政府、柳州市政府支持后,随即开始了生产工作。
记者从上汽通用五菱了解到,通用五菱联合供应链伙伴共同改造无尘车间,无尘车间将于本月内建成投入使用。无尘车间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其中4条为N95口罩生产线、10条为一般医用防护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口罩会按照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GB19083进行生产,可达到医用级口罩的生产标准。上汽通用五菱表示,在当前情况下,口罩作为重要医疗物资,生产出来的口罩会由政府负责疫情防控的主管部门统一调配,暂不对外售卖。
五菱方面表示,会视疫情的发展而调整口罩的产量,目标只有一个:尽早控制住疫情。多争取将口罩投入到市场一分钟,就意味着可以让更多人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近日,比亚迪汽车也正式宣布投入口罩和消毒液的生产,预计将在2月17日左右量产出货,口罩产能本月底可达500万只/天,500毫升的免洗手凝胶消毒液产能5万瓶/天。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庭文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期,面对医疗防护物资短缺局面,汽车企业应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以满足当前对防护物资的迫切需求。
据叶庭文介绍,口罩规格分别为一次性医用口罩和N95口罩,主要供给一线疫区、医院以及抗病毒相关部门,暂不考虑对外销售。比亚迪承诺,该项医疗物资的生产工作将持续到疫情缓解和消除。
对于物资生产的规划,比亚迪提出的要求是三天出图纸,七天设备到位,期间解决无纺布供货问题,同时也会与相关单位建立快速通道,解决医疗物资的审批验证问题,赶工同时不能忽视质量。
叶庭文表示,比亚迪拥有较为充裕的劳动力,资金密集型产业优势在于对企业生产方向具有较高灵活性,技术、人员、资金、工厂随时到位。此次负责口罩生产的第九事业部早期主要服务于手机厂商,后扩展至七成塑胶零部件的模具制作加工、生产组装、包装出货以及和汽车、轨道车厢钣金部件的加工、焊接等业务,拥有自有厂房。
此外,广汽集团加工生产口罩的设备和生产线的方案也被提上日程。广汽集团正主动研究打造用于加工生产口罩的设备和生产线的方案,以及积极探讨生产口罩,为防控疫情出力。
目前,广汽集团正在全力以赴调动资源紧急论证和研究,争取早日落实。据悉,此项工作由广汽集团零部件事业本部负责推进,并不会影响整车制造的主业。
2月6日,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一行赴东莞口罩生产设备制造商快裕达调研,了解口
罩生产设备的制造、组装和调
试技术,研究新建口罩生产线
的技术可行性。
为尽快掌握防护口罩生
产设备成型、焊接以及机械、
电气等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
2月7日,广汽部件技术中心
已派出多名员工赴快裕达公
司参加为期15天的学习。
据了解,刚刚宣布与FCA
签订合作协议杀入电动汽车
领域的“富士康”,已经在深圳
工厂导入口罩生产线并顺利
试产,目前其口罩产品资质认
证正在审批中。如获批,2月
底可日产口罩200万只。
当前,口罩成为全国防控
疫情及节后复工最紧缺的防
护物资之一。那么,汽车企业
转产口罩,具备什么样的技术
实力?
五菱方面表示,目前市场上一些声音对汽车企业“跨界”生产口罩的质量有着些许担忧。其实,这样的担心大可不必。口罩是由无纺布材料做成的,其原料则为聚丙烯。目前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部分产品中,采用了聚丙烯来生产隔音棉。因此,在原材料获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各大车企将充分挖掘产业链的潜能,为疫情防控作出更多贡献。叶庭文表示,多一点口罩和消毒液,就能多一份保障和安心,就能早一点阻断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