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不是万能的,切不可乱用。近日,中国科协科学辟谣平台称:“酒精及酒精含量较高的消毒液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在选购、储存和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
赵术学表示,尽管目前有实验表明,通常情况下引起酒精燃烧或爆炸的点火源均为明火,但基于安全考虑,烟头或静电等弱火源依然不能忽视。明亮环境下,酒精着火的火焰不明显,初期不易被察觉。因此,对酒精或以酒精为主要成分的消毒液等用品的选购和存储使用安全问题需要特别注意:
一、选购
1.要根据使用需要和环境状况选用合适的产品种类。例如,对于免洗手消毒产品,市场上有消毒液和消毒凝胶。由于凝胶类产品比液体类产品挥发性弱,所以火灾危险性也低些。再比如,如果使用的环境空间狭小且不易通风,或者是易有明火火源,则建议不选购具有喷雾功能的液体产品尤其是酒精浓度过高的产品。
2.要注意产品包装及安全提示等。通常情况下,塑料包装比玻璃瓶装要安全得多,小容量装比大容量装要安全得多,有安全提示标注的要比无安全提示标注的好些。
二、储存
1.储存量不要过大。酒精及酒精含量较高的产品均属于危险品,所以人员密集场所和家庭等都不宜储量过大。一般建议家庭的合理储量不超过500ml为宜。500ml酒精在通常的瓷砖地板上自然流淌面积可达1平方米,这个面积的火灾很容易波及周围可燃物造成火势蔓延且不易处置。
2.需远离火源、热源。存放时应注意避光,应远离灶台、电炉、取暖器等明火或高温,防止容器受热烤坏导致泄漏并发生火灾或爆炸。使用明火时,比如点燃蜡烛、放置烟头等,均需注意远离。
3.牢固、可靠。要注意封闭好容器并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或牢固宽敞的平面上并离开其他可燃物一定距离,防止倾倒、掉落导致容器破损进而发生泄漏、出现意外。要放置在儿童等判断能力弱的人所不易触及的位置,防止乱动、乱用发生意外。
三、应急处置
1.一旦酒精液体意外泄漏或洒出,应在禁绝明火的前提下立即擦掉或用水稀释。泄漏量较大时,应加强通风。
2.若身上的衣服着火,应立即用双手捂住面部、屏住呼吸、就地直躺、反复滚压,而不是快速乱跑。有研究表明,此种情形下使用就地滚压法比脱衣法更便捷、更安全、更可靠。
3.地面或物体表面小面积的酒精火,只要周围没有可燃物,其维持一小段稳定燃烧后会很快衰弱直至自行熄灭。若周围有可燃物又不便灭火时,可迅速将火焰周围的可燃物移开,且注意尽量不要接触或扰动酒精液面。
4.酒精着火可用灭火器、水等灭火,或用棉织物覆盖灭火。
总之,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大家要时刻注意身边的消防安全,坚决防止疫情与火灾等灾情叠加造成更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