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燕制图
■本报记者 聂国春
抗击疫情,互助不断。近日,多家网络互助平台将新冠肺炎纳入保障范围,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互助保障。
业内人士指出,网络互助具备普惠特性,成本低、方式灵活、覆盖范围广,有望成为医保基金、商业保险外的第三保障。在中国平安这一保险巨头加入后,网络互助迎来第二春。但网络互助平台成长的市场环境仍然比较“混沌”,亟待规范发展。
互助抗击疫情
新冠肺炎让人们意识到身体健康保障的重要性。在全国上下奋力抗击疫情时,网络互助作为一股新生力量,也纷纷将新冠肺炎纳入互助保障范围。
2月5日,美团互助正式向每一位已生效成员免费提供“新冠肺炎特殊保障”,用户无须分摊任何费用。成员加入计划时为疑似感染或确诊为新冠肺炎病例,后因新冠肺炎导致身故的,即享有10万元保障金。
事实上,在提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保障方面,首先登场的正是网络互助平台。1月26日,康爱公社上线新冠肺炎临时互助社。紧随其后的是360互助,其于1月29日宣布即日起平台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时列入互助升级范围。1月30日,水滴互助保障升级,新增新冠肺炎保障,涵盖的互助人群为加入“少儿健康互助计划”“中青年大病互助计划”和“中老年抗癌互助计划”的会员。1月31日,相互宝也上线了“相互宝新冠肺炎特殊保障”,无需成员领取直接生效。2月1日,新浪互助也推出了“新冠病毒互助计划”。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经变成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战役,人人参与防范疾病风险正是360互助的初心。”360互助产品负责人说。
险企争抢赛道
正是守望相助的初心,让网络互助成为一股为普通用户提供保障的新生力量。根据2019年末的数据,网络互助已累计覆盖1.8亿人,其中仅相互宝就有超过1亿人加入。
相互宝数据显示,2019年相互宝累计救助16528名重病成员,累计发出互助金24.95亿元。不过,相互宝所有成员2019年每人仅分摊29.17元,远低于商业保险的价格门槛。因此,网络互助吸引了下沉城市及低收入人群,也凸显了普惠价值。艾媒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互助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网络互助参与者中,近六成家庭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47.8%的受访者来自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上述报告预计,网络互助低参与门槛、低成本的特点,推动其逐渐成为老百姓在社保、医保之外的第三份基础保障,未来三年增长空间巨大,预计到2022年参与用户规模将达到4.85亿。
互联网流量巨头因此纷纷入局。2019年“双11”当天,百度系“灯火互助”平台低调上线。这是2019年继360、美团之后又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进军网络互助。至此,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都完成了对网络互助平台的布局。
2020年,网络互助正式迎来了保险巨头的加入。1月15日,平安集团宣布,旗下“平安好医生”上线“步步夺宝”恶性肿瘤互助计划。1月16日,“平安保险好生活”微信公众号也发布“长辈骨折医疗康复互助计划”。
分子实验室创始人刘扬表示,平安两项互助计划的入局,标志着大型保险企业对网络互助新型商业模式上的认可。蚂蚁金服和平安保险的相继入场,显示网络互助有加速发展成熟之势。
市场亟待规范
尽管如此,网络互助计划也面临着众多挑战。艾媒咨询在上述报告中指出,虽然网络互助平台具有一定公益属性,但相关平台也需要一定盈利来支持持续发展。然而,目前行业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对于网络互助平台而言,资金安全保障和客户逆向选择的问题需要解决。而对于用户而言,参加网络互助计划后,相关运作过程是否透明、赔付机制是否完善、如何切实获得赔付等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消费者周女士就因为赔付问题将e互助平台诉至广州互联网法院。2018年10月,周女士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进行了手术。此后,她向该互助平台提出互助申请,但互助保障金却迟迟不见踪影。2019年6月,周女士提起诉讼,要求e互助运营主体深圳点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互助保障金35万元。
除了赔付纠纷,一些互助平台还打着保险幌子进行营销。风控不完善、资金不透明等也备受用户诟病。为此,银保监会多次发布过相关警示。
南开大学在2019年11月发布的《“相互宝”社会价值研究报告》中建议,当前网络互助平台模式差异较大、监管体系尚未明确,互助行业必须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科技等方式加强自律,保证会员数据真实性、互助资金安全性、平台数据安全性。未来,强化对行业规范管理和指导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哪一款互助产品值得加入呢?业内人士表示,每个网络互助平台的运营模式、推广产品不一,公众在选择平台时,需针对自身情况详细地进行比对。如果偏好大品牌,可以选择“相互宝”和平安“步步夺宝”。如果看重保额,建议选择最高50万元保额的点滴互助。如果希望得到多次赔付,可以选择美团互助。
广州互联网法院提醒:网络互助平台的经营主体不是具备保险经营资质的保险公司,没有被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加入时要谨慎,尤其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例如,加入是否需要费用、退出是否受到限制;健康标准如何界定、观察期持续的期限多长;互助计划约定情形发生时,会员的费用如何分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