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4类民事案件将呈上升趋势
作者:任震宇


      本报讯(记者任震宇)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此次疫情也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为防止疫情扩散,部分商家停业、企业停产,随之而来的民商事纠纷也会增多。日前,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法院就疫情过后可能大幅增多的民商事案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可行的应对措施。
合同违约纠纷增多
  由于疫情造成了停工停产,各行业复工时间延期,对已签订合同的履行,势必会造成不利影响,如房地产行业不能按期交房、制造行业不能如期交货等。由此可能造成合同违约案件增多。
  南岸区人民法院表示,已将此类因疫情造成的属于不可抗力情形的违约,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梳理了相关案例,拟对案件当事人进行针对性解释及法律宣传。
租赁合同案件增多
  疫情造成的封闭管理给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影响,大量商业门店无法实际营业,没有正常收入的情况下,还需支付大额租金,可能会造成大量的租户选择提前解除租赁合同,或者延期支付租金,由此造成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增多。
  此类案件中,部分案件出租方当事人系同一方,诉讼标的为同一种类,南岸区人民法院表示,拟将此类案件予以梳理,采取电话等方式主动与出租方联系沟通,做细做好疏导协调工作,尽量促成出租方降低或减免租金,达成双方调解。
劳动争议案件增多
  延期复工,对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而言,无法居家办公,停工意味着停收入,但同时仍需要给员工支付工资、保险等费用,同时,企业还承担着租金等其他费用,这些费用可能导致中小企业无能力承担工资支出,由此造成追索劳动报酬案件、解除劳动合同案件等劳动争议类案件可能会增多。
  此类劳动争议类案件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南岸区人民法院表示,准备采取微信、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线上协商,尽力促成调解,有效化解矛盾纠纷。
公司解散、破产类案件增多
  新冠疫情对企业的影响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对有些企业而言影响甚大,如线下培训机构、传统服务行业、养殖行业等。在停工停产的情况下,企业仍需要支付大额租金及员工工资等费用,大量中小企业可能会无能力承担这些损失,造成资不抵债的现象,由此会造成一些企业被迫走向解散或破产。
  此类案件影响到员工就业,关系社会民生,南岸区人民法院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启动破产预案,推动企业重整,竭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事前,将社会风险降到最低。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2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新冠肺炎疫情过后4类民事案件将呈上升趋势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