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  首页 - 往期报纸 - 帮助    
  文章搜索:
当防控大喇叭响彻乡村
作者:武晓莉
图片


    ■本报记者 武晓莉
  “乔河村所有的返乡人员,请自动加入乔河防疫群,核对自己的体温。”甘肃陇南两当县乔河村的庞书记,通过“村村享”大喇叭每天向村民喊话。
  抗击疫情,基层是重点,农村是关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从防控疫情政策宣教、知识普及,到信息平台助农售卖农产品、农业专家远程指导,用好乡村治理信息化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疫情防控,信息通信行业正在农村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天翼“村村享”很硬核
  在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毛德智特别点赞了中国电信“村村享”平台。他说,“村村享’平台上有个乡村“大喇叭”一键喊话功能,村支书和宣传员通过智能手机即时喊话,可以实现大喇叭即时发送,有利于加大宣传频次,加强宣传覆盖率,更好地助力疫情防控。
  尽管5G已经正式商用,但“大喇叭”这种最接地气、最通民心的方式,在农村仍然是最有效的应用。中国电信第一时间开通的“村村享”平台,为农村防疫提供了最硬核的支持。“大喇叭开始广播啦!”成为全民抗疫时期村民最欢迎的声音。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接地气的硬核段子入脑入心,成为村民们春节期间耳熟能详的BGM(背景音乐),宣传效果响当当。备受农友喜爱的大喇叭,正是中国电信“村村享”平台的智能音箱。以4G音柱、高音喇叭、IP话筒为设备载体,中国电信打造了无线化、互联网化、数字化的信息发布类产品,具备安全性好、集成度高、扩展性强,以及建设成本低、管理便捷等特点,并支持音箱喇叭的24小时统一管控和小程序、短信、IP话筒等多种发送手段,实现远程管控内容一键下发。
  除听得见的智能音箱——大喇叭外,“村村享”平台还提供基于APP、大数据端、PC管理端等多端信息同步,群众可通过平台多渠道获取疫情信息,有力地保障农村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户、落实到人,不留死角。
  喇叭天天响,知识时时讲。“村村享”平台通过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提高了村民对疫情形势和防控措施的认识和理解,以及科学的防疫防治措施,让广大农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此外,借助“村村享”平台“一云多屏”广泛覆盖和多途径宣传的优势,开辟了政府部门宣传覆盖新路径和新模式。遍布村防疫点及卡口的视频监控系统,也成为乡镇级疫情监控指挥中心,有力地支撑和服务了地方政府对农村流动人口、村镇公共区域、村口防疫点、居家留观及集中留观人员的管理,解决基层监管防控疫情的压力,降低一线人员现场监控的安全风险,极大提升基层政府的疫情防控水平。
  据记者了解,截至2月11日,天翼“村村享”平台累计服务甘肃、青海、陕西、云南、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山东、福建等 10省,其中,通过“村村享—视频会议系统”召开 2144次会议,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ITV疫情相关内容累计发送207.8万人次。
打通抗疫最后一公里
  “不到一天,点击量 651人次,几乎所有本村村民都查看了昨天下发的防疫通告,效果很不错。”湖南省保靖县迁陵镇茶市村党支部书记吴宗江用的是手机里的腾讯“为村”平台。
  据了解,“为村”目前已覆盖全国1.5万个村庄,有250万名实名认证村民。抗疫行动以来,“为村”平台及时传递官方权威防控资讯,监测村庄舆情,有效避免谣言和迷信信息的传播,各地通过“为村”平台向村民发布疫情防控信息近7000条,超过59万名农民群众关注疫情信息,阅读防疫知识。
  贵州省黎平县在“为村”平台上发布了侗族语言视频,向各个村寨传达;山东省巨野县“为村”管理员编发疫情防控宣传快板书,得到村民热烈响应;广东省和平县在“为村”平台上发起“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的话题,369个村庄在线参与,村民浏览量超过7万次。
  以“为村”平台为依托,腾讯医典联合微医集团上线新冠肺炎实时救助平台,为村民滚动播报最新疫情,传递科学防疫知识,并集结上万名医生全天候提供在线免费问诊,用“互联网+”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村干部可以引导村民通过平台的健康自查功能,在线填写个人健康状况。根据填写的信息系统会给出评判,村干部可通过村庄疫情报表功能一键查看村庄疫情报表。“为村”平台还向村民提供患者同行查询、防疫知识、疫情辟谣、在线缴费等多项服务。
30位专家爱心助农
  除了阻止疫情蔓延,还必须为农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日前,由“柑橘院士”邓秀新和“花生院士”张新友领衔,30位农业产业领军专家携手阿里巴巴爱心助农计划,聚合数字经济体力量,共同帮助因疫情受困的农民渡过难关。
  阿里为全国滞销农产品紧急打造了“爱心助农专线”,截至目前,开通“爱心助农专线”的省份已扩展到17个,淘宝天猫已售出超过2.6万吨滞销农产品。
  目前,30位顶级专家已摸排到500多条农产品滞销信息,并反馈给阿里巴巴。这些专家分别是水稻、柑橘、花生、奶牛、虾蟹等30种农产品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或权威专家。“今天,通过电商平台,我们专家愿意提供真实的滞销信息,希望好的农产品走出大山,让消费者吃得放心,让农民更多受益。”张新友说。
  邓秀新从供需两端给出具体建议。目前全国未采收柑橘约为470万吨,广西占77%,桂林砂糖橘压力最大。湖北等地疫情阻击关键地区,存在稳定菜篮子的刚性需要,加上砂糖橘含 VC和类胡萝卜素较高,营养价值丰富,有利于人员健康,可加大对湖北等地的砂糖橘投放量。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陈瑶生说,2019年是生猪产业的关键之年,如今新冠疫情更是考验,呼吁生猪行业扩大生产、稳供稳价。他认为,通过线上交易,将是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专家在农业种植、线上农产品标准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与阿里巴巴农业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能力结合,不仅将为当前的农产品滞销问题精准施策,也将共同探索中国农业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阿里经济体已形成超过20个业务组成的数字助农网络,在全国落地1000个数字农业基地。疫情发生后,阿里迅速成立跨部门项目组,点面结合,用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克服疫情带来的特殊难题。
  淘宝、天猫、聚划算、盒马、饿了么等,线上线下联动助销。淘宝设立10亿元爱心助农基金,向全国农户和产区征集滞销信息,目前已将首批全国八大核心产区农产品上架,预计先为农民卖空5万亩农地收成。本月,上架盒马的滞销农产品预计将超过1800吨。

  

更多>>    中国消费者报近期报纸查看
 
  本文所在版面
【第 4 版:抗击疫情·特别关注】
  本文所在版面导航
·当防控大喇叭响彻乡村
©版权所有 中国消费者报社
©中国消费者报社 京ICP备0910722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