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刚)受疫情影响旅游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此前文化和旅游部向符合条件的旅行社暂退80%的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政策进展如何?2月26日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文旅部市场管理司司长刘克智表示,截至2月25日,提出暂退保证金的旅行社共35200家,应退保证金总额达到80亿人民币,现在已经退还了34.62亿元。
文旅部2月5日印发通知,决定向旅行社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暂退范围为全国已依法缴纳保证金、领取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旅行社,暂退标准是现有缴纳额的80%。
数据显示,目前九成旅行社提出暂退80%保证金。刘克智首先介绍说,疫情发生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对文化活动及场所和旅游经营活动进行了全面管控。全国公共文化场所停止对外开放,各地网吧、游艺、娱乐场所停止营业,旅行社全面停止经营,全国旅游景区也停止对外营业。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向旅行社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全国有3.9万家旅行社,截至2月25日提出暂退保证金的共35200家,占旅行社总数的90%。应退保证金总额达到80亿元,已退还34.62亿元。
刘克智还表示,惠及文旅行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涵盖资金支持、金融政策、税费减免、降低成本、政务服务等五个方面,特别是针对文旅行业出台了延长旅游企业2020年度亏损的结转年限等专门政策。安排33.37亿元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数目达343个。
旅行社获暂退80%保证金的政策措施,有效舒缓了企业现金流的压力。中国旅行社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暂退保证金的举措,是文化和旅游部应对疫情、扶持旅游企业平稳渡过难关的重要工作部署,及时为旅行社“输血”,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并为旅游业今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让旅行社以及其他同行感受到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温暖,凝聚人心,树立携手共渡难关的信心。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马晓龙教授也告诉记者,旅游企业大多数属于小微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本次疫情对旅游企业,特别是以旅行社为代表的旅游小微企业造成巨大打击,很多企业现金流都出现问题,严重的甚至危及到企业的生存。及时退还大多数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的做法,一方面体现了文旅行政部门面对重大疫情,与中央保持一致、坚定支持旅游小微企业共同应对疫情的决心和态度,另一方面也为旅游小微企业疫情之后的复苏与发展争取了时间,提前创造了条件。这个举措既利于当前,又望眼长远,是旅游行业应对疫情帮助企业度过危机的务实举措。